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目前乌鲁木齐市雨水没有专门的收集系统,基本上与污水合流,对雨水现状的收集利用没有统一的管理。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解决的并不仅仅是水的问题,它还可以减轻日显巨大的自来水的供水压力、路面积水等问题。对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关键词:城市雨水;现状;收集;利用
前言
乌鲁木齐市排水采用不完全分流制,尚未设置雨水排除系统。1970年前后为排除局部地段积水,将地面雨水引入污水管道。1990年后,由于降雨量增加,地面、屋面大量使用不透水材料,导致地面径流系数也增加,再继续将雨水排入污水管道已不能满足雨水排除需要。人们习以为常的表情中透出深深的无奈。有关人士呼吁我们的城市需要新型雨水排放系统。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涝灾害、地面沉降、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水系生态、环境问题,传统的雨水排放系统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近年来,各国相继开发了新的雨水排放系统,如德国MR 雨水处理系统,美国的地下回灌系统,马来西亚立法安装新型雨水系统,英国的蓄水地面雨水贮存系统等等。那么我国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的现状如何呢?
1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雨水系统是一项被广泛应用的传统技术。据有关资料记载,雨水系统的利用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多年的阿滋泰克(Aztec)和马雅文化时期。现代意义上的雨水排放系统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随着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紧缺和环境与生态问题而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大中城市的雨水系统基本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大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西安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展研究,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由于缺水形势严峻,北京市开展的步伐较快。北京市水利局和德国埃森大学的示范小区雨水利用合作项目于2000年开始启动;北京市政设计院开始立项编制雨水利用设计指南;北京市政府66号令(2000年12月1日)中也明确要求开展市区的雨水利用工程等。因此,北京市的城市雨水利用已进入示范与实践阶段,可望成为我国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龙头。通过一批示范工程,争取用较短的时间带动整个领域的发展,实现城市雨水利用的标准化和产业化,从而加快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步伐。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