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跑道是机场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质量决定着机场日后的运行安全和运行成本。本文以厦门机场沥青跑道维护与修复过程为研究对象,从机场管理者的角度给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过程管理制度,并从中总结出几点建议措施。通过这些制度与措施,机场管理者可以对沥青跑道道面维护与修复工程进行有效的事前与事中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同时,节约了成本,避免单纯事后检查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关键词:沥青道面;维护与修复;道面评价;过程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为了使飞行区适应不断增长的飞机起降架次的需求,国内各中大型机场掀起了一股飞行区改扩建、跑道修复的热潮,由于不停航施工的原因,大都选择了对原有水泥混凝土道面实施沥青混凝土柔性加盖。由于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不同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如何修复才能最大限度的延长道面的使用寿命?如何组织好不停航施工?如何在确保跑道的安全、正常使用的同时,尽可能做到最经济、最及时是机场管理者经常遇到的问题。
1厦门机场沥青跑道建设与修复历史
厦门机场于1994年二期工程扩建时对原水泥混凝土道面进行了沥青混凝土加盖,是国内最早进行跑道沥青混凝土加盖的机场之一,设计使用寿命为10年。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对跑道进行了多次维护与修复:
2000年进行道面喷洒乳化沥青的封层保护;2004年委托专业机构对跑道道面病害进行全面的检查、统计、分析与实验;2004年对跑道道面约6000米的裂缝进行了开槽灌缝处理;2005年对联络道和快滑道进行了大修处理;2008年实施了二次加盖工程,并通过民航行业验收。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内容来自ww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