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 差分跳频简介
差分跳频系统工作于短波波段(2MHz~30MHz),频率跳变速度5000跳/s,最高数据传输速度为19.2kbps。5000跳/s的频率跳变使得频率不易被跟踪,通信保密性好。差分跳频不同于传统的模拟跳频,发射机采用DDS直接合成发送频率,接收机采用软件无线电方法解调。
简单说明系统的工作方式,见图1频率转移图。系统待发数据为0110110……。当第一个bit'0'到来时,频率点由f1转移到f2,该bit'0'用频率f2发送;当第二个bit'1'到来时,频率点由f2转移到f4,以此类推解调时,将接收信号采样的数字信号,对采样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运算,识别当前的频率点,然后保护频率转移图和前一次的频率点解调原始数据。
实际系统的参数如下:将2.56MHz~28.16MHz的频带等间隔划分为10个信道,每个信道以5kHz等间隔取256频率点。通信开始前,系统扫描10信道,动态决定一个特性最好的信道用来通信,收发双方按协议从选定信道的256个频率点中取64作为工作频率,按存储在系统中的频率转移图进行通信。该系统支持三种数据传输速率:4.8kbps、9.6kbps和19.6kbps。
2 同步策略
差分跳频系统采用软件无线电的方法进行数据解调。软件无线电结构降低了系统硬件的复杂性,接收机不需要传统模拟跳频系统中的频率合成电路和硬件的同步电路。但没有硬件的同步电路后,采用何种软件算法快速实现同步成为关键技术之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如图2所示,接收信号经过A/D采样变为数字信号,然后对一跳时间内(以下称为解调窗口)的采样数据进行FFT运算,识别当前的频率点,依据频率转移图和前一次的频率点解调原始数据。如果解调窗口不同步,则窗口内会出现两个频率点,无法判定该用哪个工作为解调频率点。因此必须将不同步的解调窗口滑动到同步位置,才能正确解调数据。
笔者设计的同步方法简述如下:
(1)随机选择初始窗口,对采样数据作FFT运算,识别可能出现的两个频率点f1和f2以及FFT后的相应幅度P1和P2(在频域中频率点的能量与幅度的平方成正比,为简化以幅度代替能量计算)。
(2)判断这两个频率点在时域波形上的顺序。
(3)频率点f的幅度P(请注意,这里指FFT后的频域幅度)只与两个因素有关:采样前模拟信号的时域振幅和该频率点在解调窗口内点据的时间长度。模拟信号的时域振幅可以在接收端采用自动增益控制保持常数值。那么,P只要频率点在解调窗口内点据时间长度(也就是该频率点占据的采样点数目)的单值函数,只要找到这个函数,即可先由FFT计算出幅度P,反求该频率点占据的窗口长度,最后将窗口滑动适当长度即可同步。
以下假设:采样频率为fs,解调窗口总长度为N,某一频率点占据的长度为N1。
定义:α=N1/N
3 实现的方式
具体实现要考虑很多复杂的情况,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要找到(3)中提及的函数关系,这个函数关系记为P=F(α)。
在满足(f1/fs)×N1=整数的条件下,由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可推出P=F(α)=A·(N/4)·α,A是A/D采样前模拟信号的时域振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