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PCI总线的雷达视频采集方案

2017-08-11 02:21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基于PCI总线的雷达视频采集方案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分析了雷达视频采集的必要性和意义,介绍了通过PCI实现
摘要:分析了雷达视频采集的必要性和意义,介绍了通过PCI实现高速雷达视频信号的采集实现方案,并分析了方案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

在传统的雷达显示终端中所涉及到的视频信号是模拟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IC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这种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成为可能,使得雷达视频的存储和远距离传输成为可能,并在实际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基于这种技术背景下开展了相应的研究。

1 视频采集方案可行性分析

方案的设计主要考虑雷达视频带宽,即距离分辨率。在采集卡部分影响带宽的数据瓶颈在于三方面:AD采样量化、FIFO读写速度和PCI的DMA速度。硬件方案中采用TLC5540,最高采样率可以达到40MHz,采样深度为8bits;FIFO采用IDT72V36100,最高读写速度可以达到133MHz;计算机PCI总线的数据带宽可达到532Mbps,在实际中,由于受硬件环境,如主机板和CPU的影响,采用133Mbps的PCI卡。在PC机部分数据瓶颈主要在于磁盘数据访问速度,普通磁盘的数据访问速度为40Mbps。若数字化雷达视频带宽达到30Mbps、量化深度为8bits,则数据采样率为30MHz,距离分辨率为300,000,000/2/30,000,000=5m,这样的分辨率能够满足一般的导航和警戒雷达。若量化深度降低,则距离分辨率将进一步提高。由以上分析可见所采用方案能够满足视频的带宽要求。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 系统实现的关键点

2.1 方案中的雷达视频数据流程和结构

对于30MHz带宽的数字化雷达视频信号要求实时传输,合理地安排数据的流程非常重要。其流程如图1所示。

由底层到应用程序,雷达数据主要经过三个数据传输过程。(1)由数据采集卡至设备驱动,在数据采集卡中采用了双FIFO技术,通过DMA单个FIFO一次传输一帧雷达数据,即一个主脉冲正程的雷达回波信号。这里双FIFO的作用在于信号的实时传送,采集卡对FIF01写入时,驱动程序通过DMA将FIFO2的数据传入BLK2中,此为数据通道CH2,CHl为FIFO1与BLK2之间的通道。在系统中,CH1和CH2分时复用一个DMA通道。(2)驱动程序和显示应用模块的数据交互,采用了乒乓存储区的技术,如图1所示。当DMA占用BLKl时,显示应用程序将BLK2中的雷达视频数据读入,进行数据合并、抗异步干扰处理,并实时显示。(3)驱动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的数据交互,这个交互过程和上面相似,不过,对于BLKl、BLK2的访问都要和显示应用程序分时进行。

在时序上,各个数据通道的详细分时关系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在第N+1个主脉冲回波内,数据采集卡将AD变换之后实时数字雷达信号写入FIFO2中(数据排队),通过DMA将FIFO2的数据传入BLKl(CHl),同时将BLK2的数据传入显示应用模块(CH4)和数据存储模块(CH6)。

由于在CHl~CH6中传送的数字化雷达视频数据都有特定的时序,且都是实时数据,故通道中的数据帧格式相对简单,帧头没有同步头和差错控制。帧格式如图3所示。

图4

在帧头高字位给出13位方位码,同时预留出高3位,用以传输方位码的特征信息,如正北信号、扇区信号和图元信号,这些信号在硬件(数据采集卡)中容易实现,能节省软件的处理时间。在目前的系统中,这些特征信息还用不到,在具体到雷达数据的分析时,这些信息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帧头的低字位给出距离信息,包括低4位的量程信息和高12位的距离采样深度。

上一篇:管理信息化在模具制造业的应用和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