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自压管道灌溉系统在灌区节水改造中的运用(1)(2)

2017-08-14 01:56
导读:2—3—1 式中: —设计灌水定额,mm、m3/亩; —计划湿润层深度,cm; —田间持水率; 1、 2—土壤适宜含水量上、下限; 土、 水—计划湿润层土壤干容
2—3—1  式中: —设计灌水定额,mm、m3/亩;   —计划湿润层深度,cm;   —田间持水率;   1、 2—土壤适宜含水量上、下限;   土、 水—计划湿润层土壤干容重、水容重,t/m3。  ⅱ、灌水周期的确定  根据灌水临界期作物最大日需水量值,按式2—3—2计算理论灌水周期。因为,实际灌水中可能会出现停水、配水设备故障等原因,故设计灌水周期应小于理论灌溉周期。  t理=m/ea>t设 2—3—2  式中:t理—理论灌水周期,d(天);   ea—控制区内作物最大日需水量,mm/d;   t设—设计灌水周期,d(天);   m—同前。  控制区内种植不同作物时,按式2—3—3求权法计算理论灌水周期。   2—3—3  式中:t理、m—同前;   a—系统设计灌溉总面积,亩;   eai、ai—设计时段内不同作物最大日需水量、作物种植面积,mm/d、亩。   ⅲ、灌水设计流量的确定  根据灌水定额、灌溉面积、灌水周期、每天工作的时间和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灌溉设计流量。用式2—3—4计算。   2—3—4  式中 设—灌溉设计流量,m3/h;   m、a、t—同前;   —灌溉水利用系数,一般取0.80-0.90;   t—每天工作的时间,h,一般取15-20h   ⅳ、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水量供需平衡按式2—3—5计算。  q供>q需 2—3—5  式中:q供—水源供给水量,m3;   q需—灌溉需水量,m3。  为了达到规划区内节水增产的目的,应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水定额。当出现供水量小于需水量时,应开辟新的水源。无新水源时应重新调整作物结构布局或减少灌溉面积。  3灌溉工作制度  传统灌溉方式是续灌和轮灌相结合的方法,即:支管之间采用轮灌,支管内采用续灌。   ⅰ、系统轮灌组数目的确定,用式2—3—6计算  n=int(nq/q设) 2—3—6  式中:n—系统轮灌组数;   n—系统出水口总数;   q—出水口的出水量,m3/h;   int—取整符号;   q设—同前。   ⅱ、出水口实际出水量计算,按式2—3—7计算  q=nq设/n 2—3—7  式中:所有符号同前。   ⅲ、同时工作出水口数目的确定,按式2—3—8计算  x=int(n/n) 2—3—8  式中:x—同时工作的出水口数  其它符号同前。   ⅳ、每个轮灌组工作时间,按式2—3—9计算  tn=t/n 2—3—9  式中:tn—每个轮灌组工作时间,h;   t、n—同前。  2.4水力计算  1管网各级管道的流量计算  在管网管道流量计算时,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推求各管段的流量。   ⅰ、支管流量的确定  根据轮灌组及出水口的水量,同时工作的出水口数,计算支管道的流量。  
上一篇:掺锑二氧化锡纳米粉末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