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自压管道灌溉系统在灌区节水改造中的运用(1)

2017-08-14 01:56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自压管道灌溉系统在灌区节水改造中的运用(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延庆县作为京郊山区农业县,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
摘要:延庆县作为京郊山区农业县,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灌溉。发展节灌,改变干旱山区“干旱缺水”造成农民收入减少的局面,建立节水型社会,必须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后盾,从改变设施,改变灌水方法,改变节水思路为出发点,大幅度提高农业水利用率和田间单方净耗水量的农作物产出率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大力倡导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而我县可利用水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成为制约农业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解决缺水问题,减少耗水作物,发展高效农业,就需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节水灌溉工程。
关键词:自压管道 灌溉系统 灌区 节水改造   白河堡水库灌区是北京市十大灌区之一,灌区内有输水干渠4条,总长度92.12公里,控制灌溉面积32.4万亩,是延庆县最大的自流灌区。灌区原规划支渠82条,1998年前建成43条,全部都是浆砌石或砼衬砌渠道。由于衬砌渠道有输水损失大、占地多、对地形起伏变化适应能力差、受冻胀影响变化大、维修管理困难、使用寿命短等多方面的缺陷,因而从1998年至2002年白河堡水库灌区进行节水改造时,我局根据干渠大部分渠段都在高处与田间落差大,适合自压管道输水灌溉这一特点,在支渠建设中,改变传统的衬砌渠道方式,配套自压管道灌溉系统,在节水、节能、节地、省工、便于管理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自压管道灌溉系统是一项值得在灌区节水改造中推广应用的技术。   1.自压管道灌溉系统的机理和组成  1.1自压管道灌溉系统的机理  自压管道灌溉系统就是利用地形的自然高差形成的压力水头,通过管道输水到田间的节水灌溉系统。它突出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自然压差,形成压力管道系统,不需要消耗电能就可配套低压管道灌溉、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  1.2自压管道灌溉系统的组成  自压管道灌溉系统包括:水源、首部枢纽(拦污栅、闸门、量水设备、输水渠或管、沉沙池和压力池)、输水管网系统、田间灌溉系统。  首部枢纽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有足够的水量供应,同时,保证水质清洁,避免管网堵塞。  2.自压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2.1需要收集的基本资料  自压管道灌溉系统规划设计之前,必须收集以下基本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   1 地形地貌;地理位置  灌区内地理位置基本地形和地貌要在局部地形图上标出,并绘出管网的走向及有关设施的位置。   2 气象  灌区内的多年降水量、蒸发量、主风向及风速,最高、最低、平均气温,无霜期的长短 ,日照小时数。   3 土壤特性  土壤质地,耕层厚度,养分状况。  4灌区内主要作物分布  灌区总面积,农作物种类,种植比例,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  5经济情况  规划区内人口,劳动力,耕地面积,产量,人均收入,交通状况。  6管道材料  管道材料性能,生产厂家,管材类型。  2.2系统设计内容  自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1确定管道长度及走向,并绘制管道纵断面图。  2灌溉制度的制定。计算灌水定额,灌水周期。  3水量平衡分析。根据灌溉面积确定供需水量。  4管道布局。确定管网的走向、管道各段的长度。  5确定灌溉方式、灌溉工作制度。  6管道水力计算。确定管网入口的工作压力、管道水头损失、管径的大小;管道内流速校核。  7工程概算。  8经济效益分析。  2.3系统管网布置及灌溉制度的确定  1管网布置  管网布置的合理与否,对工程投资、运行状况和管理维护有很大影响。一般管道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ⅰ、充分利用压力水头。  ⅱ、力求管道总长度短、管线平直,减少折点和起伏。  ⅲ、灌区内田间固定管道的长度宜为6-10米/亩。  ⅳ、支管道走向宜平行于作物种植方向。支管间距单向控制时不应大于75米,双向控制时不应大于150米。  2灌溉制度的确定  灌溉制度是根据作物生育期内一定的气候、土壤和耕作技术条件为获得高产稳产进行适时适量灌水的一种制度。其内容包括灌水定额、灌溉定额、灌水时间及次数。  ⅰ、灌水定额的确定  在管网设计中,采用作物生育期内各次灌水量中最大的一次作为设计灌水定额。对于种植不同作物的灌区,通常采用设计时段内主要作物的最大灌水定额作为设计灌水定额。  一般灌水上限按田间持水量的85~95%计算,下限按田间持水量的55~65%计算。  灌水定额按式2—3—1计算。  
上一篇:掺锑二氧化锡纳米粉末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