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网状填料生物氧化预处理受污染水库水(1)(3)

2017-08-17 02:43
导读:表4 生物接触氧化池对不同藻类种属的去除率 水样数量(104个/l)隐藻 数量(104个/l)比例(104个/l)数量(104个/l)比例(104个/l)数量(104个/l)比例(
水样数量(104个/l)隐藻    数量(104个/l)比例(104个/l)数量(104个/l)比例(104个/l)数量(104个/l)比例(104个/l)数量(104个/l)比例(104个/l)数量(104个/l)比例(104个/l)原水5047514.8153.08216.35210.328055.出水4224.8<1 819.049.52866.7去除率(%)91.797.3>9990.292.390.0注 1998年5月4日取样分析。
表4 生物接触氧化池对不同藻类种属的去除率
3.2.5 氨氮、亚硝酸盐氮
  生物接触氧化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是该工艺的主要目的之一,稳定运行时去除效果较好,氨氮去除率一般为70%~90%,亚硝酸盐氮去除率大于50%,经后续工艺处理后,能够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当氨氮浓度>4 mg/l时,提高供氧量,增加水中溶解氧和水力接触时间是维持和提高处理效率的关键。
3.2.6 异臭
  使水体产生异臭的主要生物有:放线菌、藻类和真菌。通常水的霉臭由放线菌引起,芳香臭、植物臭(如藻臭、青草臭)、鱼腥臭等由藻类引起,尤以蓝藻最易使水发生异臭。由于藻类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发臭物质,当某种藻类大量繁殖时,水中某种发臭物质含量剧增,致使水体带有某种异臭。异臭物浓度很低的原水通过常规处理后不会产生不适感。
  对水异臭状况的评价常用嗅阈值(ton),ton是将水样用无臭水稀释到刚刚能闻出臭味时的稀释倍数。ton越大,表示水中发臭物质的含量越高。
  水源发生异臭和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在水温较高时发生。试验期间,5月—11月ton一般30~60;12月—来年4月则较低,一般10~20。生物接触氧化除臭较经济,不产生副产物,对ton的去除率一般为40%~60%,最高达80%,平均57%。国家对嗅阈值目前尚无具体规定,但一般认为小于8即可满足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是处理异臭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3.2.7色度
   生物接触氧化池对色度的去除率在一定范围内较为稳定。
3.2.8紫外吸光度
  uv254是水样经0.45mm膜过滤后在254 nm波长下用2 cm比色皿测得的紫外吸光度,主要代表水体中芳香烃化合物的相对量,也可作为thms前体物的替代参数。试验表明,对其去除率约为4%~54%,平均13%。接触氧化工艺对较难降解的芳香烃化合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3.3立体网状填料的运行特点
  试验中,pwt立体网状填料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①填料上生物膜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积泥,未产生堵塞现象。如果填料本身存在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在密实的地方会产生积泥,会减少有效的生物膜量,并影响配水的均匀,从而降低处理效果。
  ②运行中不需要反冲洗,可直接排泥。在一年的运行期间,没有反冲洗过而效果未受影响,实现了连续运行,并节省了反冲洗费用。其他几种不同形式或不同填料的生物预处理装置反冲洗需时30~90 min,反冲洗耗水量及反冲洗后初排水水量相当于总处理水量的0.5%~3%。
  ③充氧效率高。在同样采用穿孔管曝气的条件下,较其他填料充氧效率高,接近微孔曝气。试验中原水溶解氧0.08~2.14 mg/l,在气水比0.6∶1的条件下充氧35~40min后,出水溶解氧提高到6.32~8.96mg/l,与微孔曝气器的充氧效率接近。另外,穿孔曝气管的制作、维护费用相对较低。
  ④挂膜期短,在水温15 ℃左右历时25~30 d;水温25~28 ℃仅需10~15d。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AOC在给水管网中的变化规律和控制标准研究
均质滤料过滤过程的水头损失计算模型
上一篇:欧洲物流:新的战场(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