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二十一世纪城市规划具有全球性(1)

2017-08-17 02:59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二十一世纪城市规划具有全球性(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中国城市二十年来发展基本有序,城市规划功不可没。但是面临
中国城市二十年来发展基本有序,城市规划功不可没。但是面临二十一世纪的高速发展,城市规划的发展还远不能适应国家和城市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未来的规划领域必须有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
1二十一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自2001年12月l1日起,中国成为WTO第143个正式成员。“人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商贸、进出口以及产业结构,还会间接影响到产业的空间布局,政府的规范化管理与法制化建设以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等等,由此会对城市建设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人世带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会反映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也会反映到城市与城市的关系上来,这就包括国内城市之间的竞争,也包括与国外城市的竞争。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城市的竞争中所表现的综合实力,可以用“城市竞争力”来描述和概括,城市的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对外来企业吸引力的大小。“人世”带来的对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些新要求,这是需要城市去适应和满足的,面对“人世”造成的更加开放和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一个城市要想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就要不断调整自己,努力提高竞争力。
规划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力量,它的作用应当是为经济发展机会提供充足、必要的空间,并设法找到最有利于城市在区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有利于城市问题的解决,最具有发展结构的适应性和安全性,最能够体现成本、层次和人文环境特色的空间区位。规划着眼于国家与区域的发展需要,提出城市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应当承担的作用,也对各种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政策框架,以保证各个局部发展能够体现总体发展的目标,同时规划也体现了城市发展内在的需要,以及在外部资源供给条件下各个局部在未来预期的发展中将要负担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规划过程应该是开放的和富有弹性的,从规划角度综合考虑提高城市的竞争力问题,以应付人世后的“世界城市”或“全球性城市”的严峻挑战。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中国进入了城镇化的新时期
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探索后,在二十一世纪初,在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条件已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决策,并要求“积极稳定妥当地推进城镇化”。
这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首先,对城市发展不再强调控制,而是要求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其次,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第三,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第四,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
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把“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小城镇战略,应当是国家城市化总体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应大量进入小城镇。
在城镇化的新时期,城镇化有量的要求,更有质的要求,即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到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超过45,每年有1200万农民转为城镇人口。城镇化的加速,要求在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内部发展的合理化。城市规划肩负着区域城乡统筹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重任,新世纪我国城市规划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3改革和创新是中国城市规划的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快步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的龙头,城市规划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开发建设就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但还是不能适应国家加快城镇化战略的迫切需求,城市发展中矛盾表现在:1、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数量不小,屡禁不止;2、城市旧区建设密度过高,中心区超强度开发,环境质量下降;3、城市新区开发随意性大,“开发区热”造成用地浪费;4、大城市交通不畅,环境污染加剧;5、城市的建筑和空间体形环境不理想,缺乏协调,缺乏特色,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景观受到破坏;6、城市生态建设滞后;7、区域性基础设施布局混乱,沿公路建设成风;8、很多建制镇规划形成虚设,建设混乱,乡镇企业占用大量耕地。这些问题在全国各地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锅炉排污的探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