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永久船闸施工高峰期建设监理实践(1)
2017-08-18 02:06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三峡永久船闸施工高峰期建设监理实践(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三峡工程监理具有规模大,要求高的特点,监理工作规范
摘要:三峡工程监理具有规模大,要求高的特点,监理工作规范化管理、控制的细化程度为提高工程监理管理水平提供了宝贵经验;监理工作量的数据化也是定量评价监理工作质量、完善监理工作考核机制的新尝试。
关键词:施工监理双线五级船闸三峡工程
三峡双线五级连续船闸一期工程主要是揭顶开挖,于1994年4月开工,1995年12月完成主体段开挖。二期工程土建标于1996年3月开工;金结安装标于2000年7月开工。总工期目标要求2002年10月1日开始有水调试(实际提前1个月)。2003年6月16日开始试通航。
船闸监理期限为1993年12月至2003年12月,其中1999-2001年为施工高峰期,也是建设监理高峰期。
1监理投入及工作量数据化
1.1高峰期施工特点
(1)工程量大,混凝土浇筑340万m3以上,预应力锚索施工约4000束,高强锚杆施工9万根以上,金结安装(含埋件)4万t以上,还有各类灌浆工程,3年中完成的主要工程量约占总工程量的70%以上。完成投资量大,3年完成工程投资47.5亿元,约占工程总投资65亿元的73%。
(2)施工战线长、标段划分多,施工作业场地狭窄,同时有4个施工单位在船闸施工。地面、地下、金结安装,相邻标段立体交叉作业相互干扰大,安全隐患多。
(3)由于船闸切槽开挖,形成68m高的直立墙,出现500多处大于100m3的不稳定岩体,曾出现过3000m3的塌方,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锚索和高强锚杆的支护施工,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4)由于初期开挖及边坡支护工期滞后,对后续混凝土施工和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产生很大压力,因此,高峰期也是加大投入,把延误的工期争回来的时期,经过参建各方的努力,终于满足工期要求,并提前1个月进行有水调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5)三峡工程质量控制标准高,其中一部分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项目法人提出“质量零事故”、“安全零事故”的管理目标,对监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1.2监理工作量
建设高峰期3年完成的监理工作量以数据形式作了统计,详见表1“中南院监理1999-2001年监理工作主要数据统计表”,表中未计入“监理日志”约两千册。
2监理控制和管理措
2.1工程质量控制措
2.1.1控制的基本措施
归纳为“三三制”质量控制法:“三阶段”控制、“三层次”控制、“三检制”控制。
(1)“三阶段”控制“预控”是事前的主动控制,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设计交底、审阅施工图、填写阅图卡;审核承包商的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重点审查质量控制点的施工技术措施;审查开工条件,签发开工指令;监理内部组织好监理人员到位,明确岗位职责等。
“程控”是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监理质量控制的重点和核心,主要内容有:审查落实承包商编制的单元工程工艺(混凝土浇筑为仓号)设计表格,根据不同施工部位监理采取现场巡视、平行检验和旁站监理等方式实行过程控制。以混凝土浇筑为例,包括原材料检测,拌和物检测,现场检测,单元工程完工后的检验,评定质量等级。
“终控”是验收前对单位工程和合同项目工程质量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体形测量、内部取芯检查、无损检测、缺陷检查及处理;作好总结、准备好验收资料。如发现较严重的缺陷,其修补的质量控制需重复以上三个阶段的控制。
(2)“三层次”控制第一个层次是承包商自控自检,包括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技术员跟班控制等;第二个层次是监理的质量控制,从准备工程到单元工程完工验收,监理工程师都要跟踪,包括每道工序的签认,施工方检测成果的确认,非正常情况采取应急措施的确认等;第三个层次是参建四方(业主、设计、监理、承包商)代表的联合抽检,特别是在关键部位、关键时段、关键工序必须经四方联合签认后才能继续施工。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3)“三检制”控制“初检”由作业队质检人员负责;“复检”由工区(大队、分包项目部)质检人员负责;“终检”由总承包商质检部门负责。只有“终检”合格后,才能由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下道工序才能开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