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科学社为统一科技译名而进行的工作(1)(2)

2017-09-05 02:57
导读:上述名词表包含 心理学 、天文、算学、物理、照像术、 气象学 、工学、 生物学 、农学及森 林学 、医学等译名及人名、学社及公司名等约1750条左右。每

上述名词表包含心理学、天文、算学、物理、照像术、气象学、工学、生物学、农学及森林学、医学等译名及人名、学社及公司名等约1750条左右。每条名词含英文名和中文名两项,如“phase:相度”。根据上述《分股委员会章程》来看,这些名词应该是由分股委员会通过或同意的。中国科学社原定一年刊出一次名词表,实际上仅刊登过这一次。   3.发起科学名词论坛
由于科技译名统一工作相当艰巨,“科学名词非一朝一夕所可成,尤非一人一馆所能定”[11],所以,中国科学社盼望大家一起致力于译名统一工作。在尚未加入科学名词审查会之前,中国科学社就寻求与外界的合作,如《科学》4卷4期曾报道中国科学社拟和北京大学合作,共同订定译名[12]。但未见有什么成果。
不过,中国科学社在《科学》上发起的名词论坛却是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该论坛发起于1916年,“凡社内外同人讨论名词见教者,无论欢迎”[13]。在中国科学社参与官方译名工作组织的工作期间,该论坛也存在。该论坛表明中国科学社既重视译名统一实践工作,也重视理论研究。
《科学》杂志(以名词论坛为主)上发表的讨论科技译名问题的文章(为了行文方便,把第二、第三阶段的相关文章也列入——笔者注)约为60—70篇。这些文章,除了讨论具体科技译名之外,还涉及科技术语翻译方法、科技译名标准、科技译名统一工作方法和统一科技译名所需的人才等问题。这些讨论对当时及后世的科技译名统一工作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虽然有些文章仅就单科术语翻译方法、单科译名标准发表看法,但对一般科技译名也是适用的,故可当作是就一般科技译名提出的看法。 (1)关于科技术语翻译方法的讨论 大学排名
科技术语翻译方法,包括使用固有名词和已有译名(即不翻译,笔者把此称作零译法)、译意法、译音法、造字法等。
其实,《科学》在发起名词论坛之前,就开始了译名讨论。1915年,任鸿隽发表《化学元素命名说》[14] 一文。作者把我国化学元素命名法(笔者注:即翻译方法)归结为以下三类:取物理性质命名;取化学性质命名;根据元素或符号之音而造新字。作者还改订了几个化学元素译名,如Fluorine旧作“弗”,改订为“氟”,他认为这样做,是因为“氟”可以“与‘氦’‘氪’等字相比类”。Yttrium旧作“钛”,他改订为“鉯”,“以合Y字之音,且示其与镱(Ytterium)有同产之关系焉”。作者在此文中提出了83个元素译名,供科学社暂时使用。
1920年,任鸿隽又发表《无机化学命名商榷》[15] 一文。作者在文中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化学元素翻译方法,他指出:我国旧用元素译名之法,不外三类,(1)旧有之物,沿用本名。如金、银。(2)因其特性而予以名。如H为轻,O为养。(3)因其符号之音而造新字,如Na为钠。作者还指出三类方法各有缺点,(1)法缺点是:若不仔细考证,就会造成名实不符。如砒为As之化合物,不可以名元素As。(2)法缺点是:作为元素名称的字(轻、养)易与不作为元素名称的字(轻、养)相混。(3)法缺点是:由于我国同音字多,方音略异,难免产生一音数字之弊。他这些见解是很正确的。任鸿隽在文中所说的三类方法也就是:使用固有名称、译意、造字(还有译音的成分)。
鉴于当时化学译名分歧严重,如As的译名有“砷”和“砒”、Si的译名有“硅”和“矽”,在此文中,作者还呼吁人们统一译名,不要固执己见。
同年,梁国常发表《有机化学命名刍议》[16] 一文。作者把历来翻译科技术语的方法归纳为三种:译音、译意、造字。他认为译音产生的译名不能望文生义且不便记忆,译意产生的译名便于表达意义却很难找到适当的字,“惟有新造字,注重于科学之意义,兼顾于说文之解释,明瞭简当,法至善也”。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当时有机化学译名造字派和不造字派争论颇为激烈。虞和钦、张修敏等主张不造新字。我们现在称“CH[,4]”为“甲烷”,“烷”是新造字。虞和钦称“CH[,4]”为“一炭矫质”,张修敏称“CH[,4]”为“壹炭轻”。[17] 梁国常则主张造新字,他称“CH[,4]”为“巰”(读为充一)。他在文中指出:“窃考我国译名之进步,每常经过译音、译意、造字三者之阶级。现无机化学译名,凡有不适用古字之处,均造新字以代之,故已进于造字之境矣。而有机化学译名,尚滥觞于译音译意之间。盖有机化学名辞,至称繁颐,更非造字,难得有成。”虽然造字法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里运用得比较成功,但作者对造字法的过分褒扬,是有失公允的。
上一篇:变频器在工业锅炉给水系统上的应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