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贸易银行的现代化发展战略(2)
2017-09-12 04:40
导读:七、经营国际化 21世纪的贸易银行是国际化的银行,中国的国有贸易银行必须勇敢地迈向国际金融市场。目前国有贸易银行(中国银行除外)的国际业务刚
七、经营国际化
21世纪的贸易银行是国际化的银行,中国的国有贸易银行必须勇敢地迈向国际金融市场。目前国有贸易银行(中国银行除外)的国际业务刚刚起步,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当的方式和策略在适当的地区设立海外机构进行跨国经营。利用人民币业务上风,发挥本外币业务联动效应,积极吸引外资银行在国有贸易银行开设同业往来账户,有选择地与外资银行开展银团贷款或联合贷款,力求成为代理行。在地区战略上,做到四个倾斜:(l)向国际金融中心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等城市倾斜;(2)向业务往来量大的国家和地区倾斜;(3)向周边贸易国家、世界贸易中心倾斜;(4)向华侨聚居的地区倾斜。亚太地区、欧共体、北美地区、拉美的巴拿马、开曼群岛以及中东的巴林等地可以作为国有贸易银行业务国际化经营的重点区域;而尚处于经济调整阶段的独联体和东欧市场中的大多数国家,固然对外汇管制较少,但是风险较大,进进这些地区应持谨慎态度。
八、内控法制化
21世纪的贸易银行是法治化的贸易银行,贸易银行必须按照《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健全内控机制。内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l)组织结构(职责的界定,贷款审批权限的分离和决策程序);(2)会计规则(对账,控制单,定期试算等);(3)"双人原则"(不同职责的分类,交叉核对,资产双重控制和双人签字等);(4)对资产和投资的实物控制。这些原则概括地描述了贸易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点,其具体内容如下:(一)建立组织制度和各种
规章制度。(二)监控环节。(三)职责分离原则。(四)授权有限原则。(五)银行档案。(六)安全保卫措施。(七)会计销账。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国有贸易银行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措施是:第一、坚持稳健的经营方针,健全组织结构。第二、实行公道的职责分离。第三、实行严格的授权与审批制度。第四、健全独立的规范的会计核算体制。第五、完善资产负债治理和风险治理,实行利率敏感性治理。第六、建立内部风险评估和监测制度。第七、健全有效的内部稽核制度。
九、业绩评价效益化
21世纪的贸易银行应是经营效益良好的贸易银行。经营效益好坏、风险高低是衡量贸易银行经营业绩的最重要的标准。外部对贸易银行的评价最重要的指标有两项:资本充足率和资本收益率。改革国有贸易银行内部业绩评价体系,弱化对增加存款的刚性考核,建立以营运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业绩评价体系,着重考核四大目标:营运资本收益率、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活动性和内控制度。考核营运资本收益率不仅要考核账面利润,而且要核查应收利息、应付利息、呆账预备金和坏账预备金的提取与核算是否合规。考核资产质量不仅要考核不良贷款率,而且要着重考核呆滞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