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目标选择
2017-09-12 04:34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目标选择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目标选择
【 作 者 】康文龙
【作者简介】康文龙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经管系
【摘 要 题】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目标选择,是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中的
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现行目标选择负面影响的分析,以为我国农村应以建立不同层
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为目标,并在实行方式、机构建设、具体操纵和观念转换等方
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 正 文 】
一、现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目标
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至关重要,是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是很快的,据统计,到199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农村人
口,已占农村总人口的8.2%,而且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据猜测,到本世纪末来世纪
初,我国将进进老龄化社会。来世纪二三十年代将出现老龄化高峰,我国人口大多在
农村,农村老年人约占全国老年人口的75%左右,如何平稳度过老龄化高峰期,已是十
分紧迫、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题目,解决好这个题目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以至对整个
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liào@①看》杂志(1996年第39期)刊登了国家民政部多吉才让部长的《
如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文,文中提出:“农民自我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长
期要求”,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一、二、三、四、五结构,即:一个主体—
—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两个辅助——国家保障和集体保障,三个层次——救助、保
险和福利服务,四个重点项目(支柱)——社会救助(救灾救济)、养老保险、优抚
安置和社会福利服务,五个服务网络——扶贫济困服务网络、助残服务网络、安老敬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老网络、优抚安置服务网络以及婚丧服务网络。……全国各地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都
应朝这个模式发展。”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
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
储蓄养老保险。”这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农村养老保障的指导方针。我以为
固然国家不可能把农民的社会保障全包下来,近期内农民家庭自筹保障自然是主体,
但把它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长期目标是不适宜的。
二、以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长期目标将产生的负面效应
1.使计划生养政策走向误区 农村计划生养工作经历了一个从难到易的过程,由
最初的强制实行发展到自愿实行,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民熟悉到了计划生养的好处。一
般连生两胎女孩的都已进行了节育,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了。同时也就形成了
"4-2-1"家庭结构,假如长期以家庭自筹保障的话,必然给下一代带来严重的负担。在
农村,男女比例失调、抛弃女婴现象必将加剧,与此同时产生的是“黑人”现象。所
谓“黑人”是指农村没有户口、没有责任地的计划外生养的小孩或被抱养的弃婴。这
些“黑人”进学比较困难,往往成为新一代文盲。这是与计划生养政策的目标背道而
驰的。
以家庭自筹保障为主体的保障模式实在是“养儿防老”模式的翻版。“养儿防老
”是中国几千年人们的生养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当前,由于占全国尽大
多数的农***要依靠家庭赡养,农村青年仍然有多要孩子的趋向,计划生养工作的压
力仍然存在。民政部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0%的农民以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题目是“养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老”。“养儿防老”的生养观仍有市场。长期以家庭自筹保障为主体,农村人口必将
在“高出生——低收进——高出生”这一怪圈中继续下往。
2.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具有商品性质,
劳动者只有能够充分自由地出售自己的劳务才能完全实现其价值。农村的社会保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