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活动中的社会题目及其对策
2017-09-12 03:28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活动中的社会题目及其对策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活
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活动中的社会题目及其对策
刘晏玲
该文以为,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活动在取得大量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盲目自发性,
这种盲目自发性对于城乡的发展与进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作者将这种消极影响概
括为社会生活的无序性及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作用两个方面,同时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
对策。
作者:刘晏玲,女,1938年生,湖南财经学院副教授。オ
商品经济的大发,必然伴随着人口的大活动。其活动的基本走向就是从农业走向非农业。列
宁在谈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时指出:“商品的发展就是一个个产业部分同农业分离。
商品经济不大发达(或完全不发达)的国家的人口,几乎全是农业人口,……几乎没有交换和
分工。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意味着愈来愈多的人口同农业分离,就是说产业人口增
加农业人口减少。”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历史上最为壮观
的人口大活动。这种人口活动一方面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社会题目
。科学地分析和恰当地解决这些社会题目,是保证我国顺利实现社会转型的重要条件。オ
一、当前“农村〖cd2〗城市”、“内地〖cd2〗沿海”活动方式的积极作用和严重弊端オ
目前,我国的人口大活动主要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非农产业的转移,大批青壮年农
民流向沿海经济特区和开发区,流进经济发达的城市,则是这种转移的主要形式。这是由于
我国耕地面积日渐减少,农业劳动力又不断增加。据公安部公布的人口统计,1990年农村有
4.2亿劳动力,其中农业劳动力3.3亿多,在现有农业生产水平条件下,只需2-2.2亿农业劳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动力,即剩余1.2亿到1.5亿农业劳动力,到本世纪末,这个数字将达到2.5亿到3亿。②大
批劳动力从耕地上剩余下来,而当前多数农村尚无条件就地转移。这样,从农村到城市,从
内地到沿海,就自然成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种自发形式。而且,在目前条件下,这种转移
方式还具有可行性和明显的积极意义。浩荡的民工雄师对沿海特区的开发和城市的建设提供
了廉价的劳动力。民工中的一部分成为劳动密集型的“三资”企业中的员工,或从事建筑、
家务、修理、饮食、搬运等行业,或摆摊设点,走街串巷,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村“隐形”失业的压力,增加了农民的收进,
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如湖南省外出农村劳动力400多万,1992年一年汇款回乡共20亿元。外
出的农民走出了封闭的乡村,开扩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才干,增强了商品意识。不少农民学
会了技术和经验,积攒了资金,回乡办企业,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如湖南宁远县19
92年有1.4万人往广东、福建,他们回乡办厂经商收进达4000多万元。安化县回乡者兴办林
、药、果场110多个,开发山地2.7万多亩,开办12家企业,安排劳动力3700多人。衡山县杨
桥镇金山村,以周玉辉为代表的几个打工妹,外出广东2年多,回乡邀集57名姐妹兴罗了美
术地毯厂,年纯收进达20多万元。这说明,在当前,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这种“农村〖cd2〗
城市”、“内地〖cd2〗沿海”的转移方式具有相当大的活力和积极作用。但是在这种转移
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社会题目。
1.这种转移带有巨大的盲目性。多数民工事先并不知道城里什么单位、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样
的工人,自己也不知道能否找到工作,盲目涌向车站,码头,奔赴广州、深圳、珠海、北京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天津、上海、武汉等城市,很多人一时找不到工作,流落街头。近年来,不少民工已有相
对稳定的工作单位,加之内地与沿海建立某些劳务输出的联系,使这种盲目性有所改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