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企业化及其发展模式的选择
2017-09-12 02:43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我国农业企业化及其发展模式的选择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我国农业企业化及其发
我国农业企业化及其发展模式的选择
陈彤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过程既是农业劳动力分化转移的过程,同时也是
农业企业化的过程,是农业组织与规模不断完善和的过程,而农业企业化则是农业劳动力转
移和农民分化的基本条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引导农业走上企业
化的经营道路,实现农民身份的真正变迁,是中国二元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跨世纪的重大问
题,对于农业人口仍占大多数的中国而言,农业企业化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选择。
〖jz〗一、中国农业企业化的阶段性演进
农业企业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真正的农业企业必须是使
用一定劳动资料,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的经济组织。它的形成离不开
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社会化,机械化和高度商品化。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向产业国的转变,通常伴随着农村区域从事农业的劳动力
下降,从事产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的比重上升,在国民总产值的构成中,同样表征出上述趋
势。通常产业的集聚、产业化速度、产业结构的转变、产业发展对农业的支持,无法可促进
农业企业化的实现。就总体而言,产业要求人口的相对集中和场所的稳定,客观上为农业企
业经营规模的扩张及商品化提供了动力支撑。而产业化的速度,终极制约农业剩狡劳动力的
流转速度和规模,产业规模的扩大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客观上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农业剩余
产品。而农村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更直接地体现了对农业企业化的重要影响。如在物资、技术
方面对农业经营的支持,将产业利润返还于农业及土地经营中,兼业从事产业生产的劳动力
将其所得用于农业的再生产等。总之,农业企业化的演进,始终伴随着农民身份的渐进变迁
和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根据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我国经济发展过程的结构特征以及农业经营的现状,我们将中国
农业企业化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一)农业企业化的导进期〓该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的小规模经营,商品经济不发达,农业
的积累能力差,农户的家庭经营是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农户既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一个
消费单位,其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消费,不追求利润,固然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但仅仅是为
了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尽管如此,农户的家庭经营仍具有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性,同
时,由于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规模的日益扩大,农户的生产职能和消费职能逐步趋于分离,
经营的目标逐步由追求稳定向追求收进稳定、进步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转变。经济结构以农
业为主,大多数劳动力直接从事农业生产。
(二)农业企业化的成长期〓在这一时期,农业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在农业经营中的所占
比重逐渐发生变化和分离,农业的商品化和农业技术水平逐步进步。在农民收进中,货币性
收进逐年增长,非农产业收进愈来愈高,农业经营追求利润的动机日益强烈,从经济结构的
演变看,产业逐步在结构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农村人口已开始较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及城
镇流迁。
从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经验分析,该时期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与产业结构变革及人口流转相适
应,并可分为相互依靠、相互制约的两个子阶段即动荡发展期和持续发展期。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在动荡发展期,农业经营具有明显的兼业经营性、地缘局限性和经营目标的多重性等特征。
与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相对应,农业企业的成长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腾飞预备阶
段,农村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在短期内城市又不可吸收和容纳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
力,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农业的兼业经营便成为一种有效的选择,而劳动力区域间活动在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