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农村文化消费:现状特征及计量分析(2)

2017-09-14 01:26
导读:村文化和城市文化最初都是以家庭群体为背景的,但是随着手产业从家庭组织中脱离 出来开始,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就在两种越来越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发

村文化和城市文化最初都是以家庭群体为背景的,但是随着手产业从家庭组织中脱离
出来开始,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就在两种越来越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发展起来,并形成
自己的特色。农村社会结构由于其生产的特点,始终保持着以血缘宗法、家庭群体为
主的结构形式,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社区文化,带有强烈的家庭印迹。其社区关系就
是家庭之间、家族之内、或村内交往为特征的血缘与地缘相结合的关系网络。这种社
区关系带有直接性、首属性和紧密性,其交往内容呈多元性,它涉及的范围有生产、
生活、家庭关系等一切可能的方面。
5.农村文化主要受邻近社区的影响。从社区文化发展过程所受的影响看,农村社
区文化较为纯朴和单纯。它主要受间隔最近的城市社区的影响,但由于历史上农村社
区生产的自给自足,使其文化带有相当强的守旧性和单一性。
6.农村文化传播主要依靠人际交往。从文化传播来看,任何社区文化都不是静态
的,它不仅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而且随着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和
传递而发生演变。所不同的是城市文化传播的工具主要是各种现代化的通讯和交通工
具,文化传递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图书馆、文献资料博物馆的实物性传递等。而农
村社区文化的传播则主要依靠人际交往,文化的代际传递也主要是靠面对面的传授,
因而局限性很大。
二、农村文化的分布态势
1.农村文化呈梯度分布。将农村固定观察点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可
发现农村文化消费情况呈梯度分布。
表1 1995年东、中、西部文化消费比较
东部 中部 西部
年内全村订购报刊数 213.90 129.62 51.24
全村年内拥有电视机户数 337.03 285.03 169.05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文化消费支出占生活总支出 7.9 7.4 5.4
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
从表1可以看出,年内全村订购报刊数、 全村年内拥有电视机户数最多的都是东
部,其次是中部,第三是西部。文化消费支出比例同样也是由东向西递减。西部与中
部、东部的差距比较明显,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外交往便利,农民的观
念新,素质较高。中部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同外界交流不太广泛,所以文化消费水
平也落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很多地区的农民还没有实现温饱,又
谈何文化消费,所以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这种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受经济条件制
约,要想摆脱只有大力发展中部,尤其是大西北的经济。
2.农村文化呈圈层分布。农村文化受城市文化影响严重,越靠近城市文化消费水
平越高,离城市越远,文化消费水平越低。
表2 远、近效农村文化消费对比
全村集体 全村年末拥有 高中以上
图书数目 电视机户数 文化人数
远郊 630.24 272.52 67.12
近郊 1767.55 482.78 84.24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
表2 数据显示,近郊区农民全村集体图书数目为1767.55本,大约是远郊区的3倍
,近郊区拥有电视机户数大约为远郊的2倍,从高中以上文化人数上看,近郊也多于远
郊,近郊书报杂志、电视的消费水平高于远郊,劳动力素质也高于远郊。
三、影响农村文化消费主要因素的相关分析和回回分析
经过定性分析得出,由于农村文化服务支出中有70%以上是学杂费支出,所以农
民家庭的人口结构(即6—18 岁人口在家庭成员中所占比例)应该是影响农民文化消
费的重要因素。文化消费支出肯定受收进的约束,因此选进家庭全年纯收进指标。另
外,家庭主要劳动力年龄,家庭主要劳动力文化程度也是影响文化消费支出的因素。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选定这四个指标与文化消费支出做相关分析显示,农户文化消费与家庭人口结构密切
相关,说明学杂费是农民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上文所说的农民文
化消费冲动不强烈这一论点。家庭全年纯收进与文化消费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这表明
上一篇: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