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农村文化消费:现状特征及计量分析(4)

2017-09-14 01:26
导读:4.农村女性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资料显示,1995年劳动力 中文盲半文盲比率仍居高不下,为14.7%。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农民追求短期的

4.农村女性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资料显示,1995年劳动力
中文盲半文盲比率仍居高不下,为14.7%。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农民追求短期的经济利
益,迫其子女及早辍学做小买卖。另一方面农民负担过重也是主要原因,小学文化比
率为42.34%,与1978 年比没有太大变动,初中文化比率为35.65%,高中为9.05%,
较1978 年略有增长。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十几年来,仍有14.7%的农民目不识丁。农村
文化素质不高在女性人口中表现尤为突出,农村女性文盲率高达28. 09%,较市镇女
性文盲率高1倍。农村第一、二、 三产业在业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91.79%、3.93%、
4.28%,其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极小。 要发展二、三产业,急需大量的劳动力;而第
一产业中,固然有较多的剩余劳动力,但因其文化素质差,适应不了二、三产业发展
的需求,难以向二、三产业转移;由于农村仍未改变以农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致
使农村经济效益不高。1990年产业劳动者人均产值为15634元, 而每一农业劳动者人
均产值却只有1857元。
5.村、社区没有充分履行文化供给功能。改革之后,农村的社会活动中心向家庭
转移,部分地区村级组织形同虚设,无法真正履行文化供给的职能。这表现在文化基
础设施落后,很多原有设施挪作他用。据调查十几年间农村阅报栏数目,运动场数没
有明显增加,而文化活动室却有所减少。
六、结论和政策建议
1、农户文化消费具有的特征:农户文化消费的冲动不强烈, 城乡文化消费差异
明显,农村文化消费主要受邻近社区影响等等。特别是农户文化消费具有滞后和超前
并存的特征。农户文化消费滞后指的是农户文化消费增长速度滞后于物质消费(或收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进)增长速度;农户文化消费超前指农户文化消费水平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其增长速
度超过了物质消费的增长速度和收进的增长速度。农村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
大众传播媒介的逐步普及,农民向沿海及发达地区活动。发达地区的生活方式对农户
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农户文化消费的需求被调动起来,不满足于现存状况,由此导
致文化超前的现象。正确熟悉农户文化消费的特征,把握农村文化变迁的方向,制定
正确的农户文化消费战略,对于农村文化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
意义。
2、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户文化消费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中国农村正处在
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教育、大众传媒等使传统人面临新的生活方式、新的
享乐标准以及新的满足机会,把需求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但过渡性就会满足这些新需
求的能力,比这些需求本身的增长往往要慢得多,于是,需求与远景间,需求形成和
需求的满足间出现了差距,这种差距轻易引起挫折和不满。这应引起有关部分的留意

3、农村文化消费支出主要受农户家庭人口结构、 农户家庭全年纯收进的影响,
因此,应根据农户的收进水平安排农户的文化消费,保持二者的差距在适度的范围内
,以保证农村文化消费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杨敏 张太英)*



上一篇: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