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博弈分析的盈余治理题目研究

2017-09-14 06:15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基于博弈分析的盈余治理题目研究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盈余治理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盈余治
「摘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盈余治理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盈余治理的特征和博弈论的实质,提出了盈余治理是其治理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行为的观点。基于这样的熟悉,本文根据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盈余治理的存在条件,得出了只要存在通过博弈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条件,就一定会发生盈余治理的结论。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治理的动机进行实际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最后从博弈论的角度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治理行为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有关部分制定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治理结构政策、法规,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盈余治理;上市公司;博弈行为一、盈余治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行为盈余治理是目前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课题。关于盈余治理的概念,会计学界一直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一书中以为,盈余治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位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rineshipper)则将盈余治理的定义建立在会计数字是一种有用的信息基础之上,以为盈余治理实际上是企业治理职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表露治理”。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给出过盈余治理的定义。陈建岐(2000)以为,盈余治理是指当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的自由时,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顾兆峰(2000)分析了广义和狭义的盈余治理的含义后以为,广义的盈余治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如附注等辅助信息的治理。魏明海(2000)在从“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两个角度分析盈余治理的概念后以为,从“信息观”角度来看待盈余治理更有意义。盈余治理的信息观假定公司经理拥有私人信息。在一套既定的委托代理契约下,公司经理不仅可以就会计程序做出选择,而且还可据此程序做出不同的估计。因此,盈余治理是企业治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件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定和会计选择的过程。姚婕(2001)以为,盈余治理是治理当局对自身利益或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一种追求行为。邹小芃、陈雪洁(2002)以为,盈余治理是指企业治理者为了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迫于相关利益团体对其达到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使报告盈余达到预期水准。从以上先容中可以看出,学者们对盈余治理的熟悉尽管存在着一些差别,但这些有差别的定义隐含了几个共同的关键词:盈余治理的主体是企业治理当局,目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手段是选择性行为。我们以为,这几点正好符合博弈论的实质:在经济主体理性的条件下,行为主体根据给定的条件及对方的行为(策略等),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策略),从而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这里,经济主体理性是指个体的行为始终都是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从博弈论的观点看,盈余治理博弈中,主体是企业治理当局,对方是企业的利益相关人,对方的策略是会计准则、制度和法律、法规。因此,可以说,盈余治理的实质是企业治理当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博弈行为。从总体上讲,我国会计学界从博弈论角度对盈余治理题目少有研究。而引进博弈论的方法研究这个题目,对熟悉盈余治理的条件、动机,对研究防范、消除盈余治理不良影响的对策,均可以得出一些新的结论。二、盈余治理存在条件的博弈分析博弈论原理表明,在博弈过程中,博弈各方可能会达成一定的协议。经济学家纳什对博弈论的经典案例——“囚犯困境”给出的解表明(1),协议被遵守的条件是,遵守协议的收益大于破坏协议的收益,或者破坏协议的损失大于遵守协议的损失。否则,各方不会有遵守协议的爱好。我们以为,博弈论的这些基本思想对我们熟悉盈余治理的动机、条件,有很大的鉴戒意义。第一,会计原则、会计准则、其他相关经济法规等,实质上是有关治理机构与企业治理当局达成的协议。并且,从博弈论的角度讲,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博弈双方都有“破坏”协议、不遵守“协议”的动机。由于,会计原则、准则和其他相关经济法规等,是在特定条件下达成的“协议”。条件变化后,博弈各方原先的利益均衡状态会发生变化。理性的经济主体在计算遵守或破坏“协议”的收益后,会做出遵守或破坏“协议”的选择。条件的稳定是相对的,变化是尽对的。因此,企业治理当局为实现特定利益目标而选择盈余治理的博弈行为,是不可避免的,是非常自然的。第二,国内外会计学者对盈余治理的存在条件作了很多分析。在这些熟悉中,学者们一致认同盈余治理的根本原因在于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如陈致平(2001)以为,企业治理者之所以能在盈余治理上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其根本原因在于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在现实中,会计信息提供者(企业治理当局)通常比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更多的企业内部信息,从而使治理当局利用盈余治理获得有利财务成果的行为成为可能。有学者以为,契约磨擦和沟通磨擦是盈余治理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假如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没有契约磨擦,他们之间的沟通也是完全透明的,委托人可以把握并使用充分信息,盈余治理也就不可能发生。这些观点给人的直观印象是,盈余治理只会发生在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情形下。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现代公司制企业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会发生盈余治理题目,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的、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个人业主企业就不会发生盈余治理题目呢?逻辑和实证分析表明,这个答案是否定的。企业出于债务契约、避税等方面的目的,也会从事盈余治理(姚捷,2001;顾兆峰,2000;陈建岐,2000)。而个人业主企业为满足债务契约、避税等方面目的,也会在既定的会计准则、法规下,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行为,从事盈余治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我们以为,从广义的角度讲,盈余治理产生的条件条件是博弈关系:只要存在通过博弈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条件,就一定会发生盈余治理。这就意味着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现代公司制企业和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传统业主企业(2),都会发生盈余治理。在我国,这个结论提示人们:不能将盈余治理研究的重点仅仅放在现代企业、上市公司这个层面上,还要关注传统企业(如合伙企业、家族企业)的盈余治理题目。第三,博弈双方对自身利益追求的结果,会诱使当事人产生不遵守协议的动机。会计原则、会计准则及其他相关经济法规等,是一种协议。那么,怎样保证这种协议得到实施、能有效约束当事各方,尤其是企业治理当局的行为呢?根据“纳什均衡”的基本思想,可以以为,题目的关键在于:会计原则、会计准则及其他相关经济法规等的设计、实施,要使遵守的人得到的收益大于破坏的人得到的收益。科学公道的制度设计以及严格按照制度办事、遵守制度、在制度眼前人人同等,是使协议达到“纳什均衡”的关键条件。我们不能抱怨盈余治理中出现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选择性行为,但应该防止出现没有从事、或很少从事盈余治理的“老实人”吃亏的结果。由于这意味着制度没有达到“纳什均衡”。假如遵守协议的“老实人”反而吃亏,那谁还对遵守协议有爱好呢?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治理动机的进一步分析我国很多会计学者以为,盈余治理的动机不过乎以下几类:治理职员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证券市场上争取配股资格或免受特别处理,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缓解政治本钱压力等。大量的实证材料显示,我国上市公司有强烈的盈余治理动机。如《证券时报》与联合证券公司的调查表明(1999),上市公司经理职员中,有40.91%的人以为利润包装值得做(3),但要适当;有54.55%的人以为利润包装不值得,应控制;另有4.54%的人以为利润包装值得做,且有利于公司发展。利润包装的手段主要是:关联交易占55.56%;巧用会计政策的占4444%.关联购销和资产置换是关联交易的主要手法。在巧用会计政策中,改变折旧方式和公道避税被用得最多,占4444%;其次为潜亏挂帐,占28.98%;利息资本化的比例为20%.此次调查还显示,上市公司包装利润的主要动因是获得配股资格。有99.11%的被调查上市公司以为利润包装的目的是保持或重获配股资格。有57.68%的经理职员以为利润包装的动机是改善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形象。有26.67%的上市公司是为了实现计划目标而进行利润包装。分别有17.78%和13.3%的经理职员以为,利润包装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连续亏损和扭亏为盈。其他方面的研究也大体上与这些结论一致,如原红旗(1999),蒋义宏(1999),陈小悦等(2000)和于海燕、李增泉(2001)。在推行上市公司的绩效与其经理职员的收进挂钩的激励政策后,很多人以为盈余治理的一个动机是自身报酬最大化,如陈致平(2001)。但李增泉(2000)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经理职员的年度报酬与企业绩效并不相关,而与企业规模相关。我们的考察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经理职员持股状况使得年度报酬与企业绩效相关、诱发盈余治理的动机难以实现。我们随机选取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8家信息技术类公司,作为实例予以分析。在这38家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及总经理均未拥有公司股权的有27家,所占比例为71 05%.在余下的28.95%公司中,董事长及总经理均拥有股权的有15.79%(有2家公司为一人兼任董事长及总经理),董事长拥有公司股权而总经理没有拥有股权的公司有5.26%,总经理拥有股权而董事长不拥有股权的有7.89%.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治理的另一重要角色财务负责人的持股状况,也可说明这个题目。表1给出了部分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于2002年年底的持股情况(为方便起见,我们将cfo、总会计师、财务总监等统称为财务负责人)。表1部分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持股状况(单位:股)┌────────┬─────────┬────────┐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上市公司名称│总股份数│财务负责人持股数│
上一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び肱┐迳缁嵛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