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农民在活动中的阶级结构变迁(6)
2017-09-21 03:49
导读:从着眼于社会的某部分领域的变革到确定必须实现社会整体变革;从无意识地提出社会发展 进步思想到有意识地明确提出“现代化”的概念;从仅凭直觉
从着眼于社会的某部分领域的变革到确定必须实现社会整体变革;从无意识地提出社会发展
进步思想到有意识地明确提出“现代化”的概念;从仅凭直觉,仅限于一般地要求救国、强
国、富国,到熟悉和把握了科学的世界观,以其为指导,提出适合国情,顺就应世界进步潮
流的社会现代化发展方案,这一中国近代以来进步思想发展的过程大体上正反映了中国现代
化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迄今为止的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表明,强有力的政党及其领袖人物的思想、政策对于社会现
代化的进程起着决定怕的作用。在20世纪的100年间,突出地起到这种作用的便是孙中山的
三***义、毛泽东思想和***理论。
孙中山的三***义诞生于本世纪初。当时,清政府固然已经陆续实施了一些失往社会发展的
经济、文化、教育政策,但它拒尽政治改革,使本来就封闭守旧的独裁统治更加走向极端。
而且,它对外屈服于列强,对内压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制造社会矛盾,从而证实它不仅
无力领导和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畈而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孙中山把握了时代的主题,提
出了“振兴中华”和“除挞虏,恢复中华,建立***,均匀地权”的口号,在此基础上创立
了三***义学说。他又联合反清的各革命团体组成了中国同盟会。三***义被接受为该会的
同一纲领,作为一面旗帜,在确定革命目标方面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对于辛亥革命的发动
和中华***的建立起到指导作用。“五四”运动后,孙中山顺应新的时代潮流,在提出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三***义,使之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基础和两党进行新的国民革命的旗帜。这时的三***义在民族题目上要求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取消一切不同等条约,同时实现国内各民族同等;在民权题目上要求建立人民享有选举、
创制、复决、罢免四大“直接民权”和政府设立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院相结合
的***政治;在民生题目上主张“均匀地权”、“节制资本”,提出采取“发展国家实业”
的办法,以使全国人民“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应当说,这已经开成了一套较为全
面的、系统的推进国家独立与社会现代化的主张。但是首先,历史没有给孙中山足够的时间
实践他的理想——在以五卅运动为明显牲的国民革命***尚未到来之前,操劳过度的孙中山
就因病过逝世了。其次,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家,活跃于从中日甲午战争到“五四
”时期那样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新旧观念变换迅速的时代,孙中山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存
在着矛盾。仅就他的晚年来说,他既赞成“社会主义”,同意与***人合作,却不承认马
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不同意用唯物史观来解释历史。他同情工农,但不赞成阶级斗争
和无产阶级***学说。他以为只有“直接民权”才是真正的民权,此种民权应回普通平民所
有,但他的“知难行易”学说和“权能分立”学说却把公民按其才智能力分成“先知先觉”
、“后知后觉”、“不知不觉”三类和圣、贤、才、智、平、庸、愚、劣八等,这样就轻易
在政治操纵过程中把下层民众排斥于政权之外,而给少数自称“先知先觉”的人提供实行专
制的借口。他对新文化运动给予很高评价, 对传统道德却主张恢复和发扬,并打算利用旧
的宗族、家族缺席来维系民族团结,增进民众的爱国心。同时,他固然提出了“耕者有其田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的口号,但并不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地主土地所有制,这就为封建社会的土地缺席和家族
制度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继续存在留下了余地。孙中山逝世后,三***义被各不同的党派
八出不同解释,有的内容竟被戴季陶、蒋介石等利用来攻击***和***主义,用来宣传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