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 试验内容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渗性(逐级加压法)、抗冻性(慢冻法)试验;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钢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壤土:含水率(烘干法)、密度(环刀法)、颗粒分析(筛析法+密度计法)、界限含水率(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击实、渗透(变水头法)、饱和固结快剪试验。
3.1混凝土与砂浆试验
3.1.1抗渗标号试验[4] 抗渗试验以6个上口内径175 mm、下口内径185 mm、高150 mm试件为一组。试件成型后24 h拆模,在试件拆模时,用钢丝刷刷去两端面的水泥浆膜,然后送入养护室养护。到达试验龄期(28 h)时,取出试件,擦拭干净并晾干表面。然后将熔化的石蜡火漆混合物(4:1)或其他防水材料均匀涂于试件侧面。再用螺旋加压器或压力机将试件压入经预热的抗渗仪试件套模内(预热温度约50℃),要求试件与套模的底面压平为止,待试件套模稍冷却后,即可解除压力。排除渗透仪管路系统中的空气,并将密封好的试件安装在渗透仪上。
试验开始时,施加0.1 mpa的水压力,以后每隔8h增加0.1mpa的水压,并随时观察试件断面是否出现渗水现象(即出现水珠或潮湿痕迹)当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表面出现渗水时可停止试验,记下此时的水压力h(mpa)。或加至规定压力,在8h内6个试件中表面渗水的试件不超过两个时你可停止试验。混凝土的抗渗标号,以每组6个试件中4个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力(mpa)的10倍表示。抗渗标号按下式计算:
s=10h-1
式中:s—抗渗标号;
h—6个试件中有3个渗水时的水压力,mpa。
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水从试件周边渗出,则应停止试验,重新密封。
3.1.2抗冻性能(慢冻法)试验 在到达试验龄期之前4天,将拟冻融的试件放入20±3℃的融化水槽中浸泡,水深应没过试件顶面2cm以上。供检验的试件则继续在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奖浸水完毕的冻融试件装入底部垫有橡皮板(厚2~3㎜)的时间盒中,注入清水至试件下部淹没2~3㎝,然后将试件连同试件盒一起放入冷冻设备中。试件的排列间距,水平方向不小于5㎝,垂直方向不小于25㎝。试件在-17~-20℃的气温中冻结4 h(气温未达到此温度前的时间不计在内)。冻结完毕后,将试件连同试件盒一起放入融化水槽中融化4 h(水面应高出试件顶面2㎝,试件间距不小于2㎝)。至此,为一次冻融循环。其后,如此反复进行。达到规定的循环次数时,取冻融试件和在养护室中的检验试件各一组(3个试件为一组),同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当被冻融试件的抗压强度与相应检验试件的抗压强度相比,强度损失≥25%或重量损失≥5%或冻融达到所需的循环次数时,试验即停止。根据抗压强度损失不超过25%且重量损失不超过5%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确定抗冻标号。
其它试验操作及数据处理均按《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82)严格执行。
3.2钢筋试验[5]
所有试验操作及数据处理均按gb/t228—1987、gb/t232—1999严格执行。[5]
3.3壤土试验[1] [2] [3]
所有试验操作及数据处理均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严格执行。
四 结论
经数理统计学分析:
c20f100组:平均值c37.8,最大值c45,最小值c28,均方差σ=4.79,离差系数cv=0.127;
m10组:平均值m15,最大值17,最小值10.4,均方差σ=1.84,离差系数cv=0.123;
c10、c20f50、c20f50w6、m20、c25f50w6及土样因样本数量较小未作进一步统计分析。
以上均满足设计要求。
参 考 文 献
[1] gb/t 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s].
[2] 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s].
[3] 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s].
[4] (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
[5] 纪午生等.常用建筑材料试验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