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4)
式中: ——车轮的滚动半径,m;
——最大功率时的发动机转速,r/min;
——汽车的最高车速,km/h;
——变速器最高挡传动比,通常为1。
对于其他汽车来说,为了用稍微降低最高车速 的办法来得到足够的功率储备,主减速比i0一般应选得比按式(6-1)求得的要大10%~25%,即按下式选择:
(2-5)
式中: ——变速器最高挡(直接挡或超速挡)传动比;
——分动器或加力器高挡传动比;
——轮边减速器传动比。
按式(2-4)或式(2-5)求得的i0值应与同类汽车的主减速比相比较,并考虑到主、从动主减速齿轮可能有的齿数,对i0值予以校正并最后确定下来。
2.3.2 主减速器齿轮计算载荷确定除了主减速比i0及驱动桥离地间隙外,另一项原始参数便是主减速器齿轮的计算载荷。由于汽车行驶时传动系载荷的不稳定性,因此要准确地算出主减速器齿轮的计算载荷是比较困难的。这里采用格里森齿制锥齿轮计算载荷的三种确定方法。
(1)按发动机最大转矩和最低挡传动比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
(2-6)
式中,——计算转矩(N·m);
——计算驱动桥数;
——主减速器传动比;
——变速器一挡传动比;
——分动器传动比;
——发动机到万向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效率;
——液力变矩器变矩系数, , ——最大变矩系数;
——发动机最大转矩(N·m);
Kd——猛接离合器所产生的动载系数,液力自动变速器Kd=1,手动操纵的变速器高性能赛车Kd=3,性能系数fi=0的汽车Kd=1;fi>0的汽车Kd=2或由经验选定。其计算公式如下:
注: 与 选取参看下表
表2-1 n与if选取表
(2)按驱动轮打滑转矩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
(2-7)
式中,——计算转矩(N·m);
——满载状态下一个驱动桥上的静载荷(N);
——汽车最大加速度时的后轴负载荷转移系数,乘用车: 1.2~1.4,商用车:1.1~1.2;
——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在安装一般轮胎的汽车在良好的混凝土或沥青路上,取0.85,对于安装防侧滑轮胎的乘用车可取1.25,对于越野车一般取1.0;
——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到车轮之间的传动比;
——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到车轮之间的传动效率;
(3)按汽车日常行驶平均转矩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Tcf
(2-8)
式中,Tcf——计算转矩(N·m);
Ga——汽车满载总重量;
fR——道路滚动阻力系数,对于轿车可取0.010~0.015;对于货车可取0.015~0.020;对于越野车可取0.020~0.035
fH——平均爬坡能力系数,对于轿车可取0.08;对于货车和公共汽车可取0.05~0.09;长途公共汽车可取0.06~0.10对于越野车可取0.09~0.30
fi——汽车性能系数,取值同前。其它参数同前。
用式(6-3)和式(6-4)求得的计算转矩是从动锥齿轮的最大转矩,不同于用式(6-5)求得的日常行驶平均转矩。当计算锥齿轮最大应力时,计算转矩取前面两种的较小值,即;当计算锥齿轮的疲劳寿命时,取Tcf。
主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为
(2-9)
式中,——主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N·m);
——主传动比;
——主、从动锥齿轮间的传动效率。计算时,对于弧齿锥齿轮副,取95%;对于双曲面齿轮副,当>6时,取85%,当≤6时,取90%。
结合本设计,按照式(2-6)计算Tce:
n=1,i0=2.95,i1 =4,没有分动器则if = 1,η = 0.9,k =1,Temax=285 N·m,性能系数fi=0则Kd=1,代入式(2-6)得:
Tce=1513.35 N·m
按式(2-7)计算驱动轮打滑转矩确定的从动锥齿轮计算转矩Tcs:
Tcs=4781.3 N·m
当计算锥齿轮最大应力时,计算转矩Tc=min[Tce ,Tcs]=9726.5 N·m
按式(2-8)计算按汽车日常行驶平均转矩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Tcf:
各参数取值表
则代入式(2-8)可得:Tcf=723.885 N·m
2.3.3 主减速器锥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主减速器锥齿轮的主要参数有主、从动锥齿轮齿数z1和z2、从动锥齿轮大端分度圆直径和端面模数主、从动锥齿轮齿面宽和、双曲面齿轮副的偏移距E、中点螺旋角、法向压力角等。
1)主、从动锥齿轮齿数z1和z2
选择主、从动锥齿轮齿数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1)为了磨合均匀,z1、z2之间应避免有公约数。
(2)为了得到理想的齿面重合度和高的轮齿弯曲强度,主、从动齿轮齿数和应不少于40。
(3)为了啮合平稳、,噪声小和具有高的疲劳强度,对于轿车,z1一般不少于9;对于货车,z1一般不少于6。
(4)当主传动比较大时,尽量使取得少些,以便得到满意的离地间隙。当i0≥6时,z1可取最小值并等于5,但为了啮合平稳并提高疲劳强度常大于5;当i0较小时(3.5~5),z1可取7~12。
(5)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