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频率信号源设计(一)信息工程毕业论文(6)
2013-06-09 01:10
导读:次写入并行寄存器,8位的数据通过4次写入寄存器。当加载数据到寄存器的时候,仅需要根据写入的寄存器位数设定来决定要写入的数据的大小。仍然要说
次写入并行寄存器,8位的数据通过4次写入寄存器。当加载数据到寄存器的时候,仅需要根据写入的寄存器位数设定来决定要写入的数据的大小。仍然要说的是,那个控制命令寄存器只能通过并行寄存器写入数据。
串行数据是在SCLK的上升沿写入到芯片里的。通过一些传输控制引脚的设
置,在集中寄存器里面的数据可以传输到调制寄存器里面。
AD7008的更新
AD7008不需要在同步情况下更新。在异步系统里面,有些内部时钟脉冲(如SDATA和SCLK)高电平维持的时间必须大于一个系统时钟周期。这可以保证在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就可以完成很多想要的功能。
当然,如果AD7008在同步模式下工作的话,加载数据的速度比异步的就相当的快多了。加载16位的数据的时候,AD7008的速度是相当快的。以这种模式为例来讨论。加载到每一个调制寄存器需要16位的数据。并行寄存器是在/WR的下降沿来获得这些数据的。这些并不是通过时钟脉冲来控制的,但是,它的低电平持续时间必须维持在20ns以上,并且高电平要保持在10ns以上,这样才能顺利地将16位的数据加载到相应的寄存器里面。在这里再强调的是,16位的数据要写到并行寄存器里面,还得通过控制命令设置TC0—TC3的值,为了避免数据要加载到的目的寄存器重复,还可以通过扩展外部寄存器来加载或者存储信息。在这里先用图来表示一下加载的时序图(下页图)
在同一个时间段里面,在/WR第二个下降沿,LOAD就处于高电平,只要加载信号的高电平在时钟信号上升沿到来之前能维持5ns以上,数据就能够顺利的传送到目的寄存器里面。
图4.3.2
电路应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本次毕设用到的是AD7008的串行输入,所以在这里只描述一下AD7008的串行电路。图3.2.2是串行的电路结构图。
图4.2.2
数据在串行模式下通过管脚SDATA和SCLK写入到AD7008的。在串行时钟的上升沿加载数据。数据一旦被加载到串行寄存器里面,就必须转移到专用寄存器里面。通过设置TC位来完成这个操作。TC的设置与寄存器的关系通过表3.2.1和表3.2.2给出。举一个例子,如果我要将串行寄存器里面的数据加载到寄存器FREQ1,通过表3.2.3知,就必须设置TC位的值为1101。当LOAD端处在上升沿的时候,数据就可以传输到FREQ1了。注意的是,并不是在串行模式下,所以的功能使用都是串行的。有些功能还必须在并行情况下才能使用。比如说加载TC位的时候,更新控制命令字的时候,他们只能通过并行寄存器来实现。
寄存器 大小 复位后状态 功能描述
COMMAND REG 4BitCR3—CR0 全为零 控制命令寄存器。通过并行寄存器写入。
FREQ0 REG 32Bit DB31—DB0 全为零 频率寄存器0,为0时,作为时钟频率的一部分,决定输出频率。
FREQ1 REG 32Bit DB31—DB0 全为零 频率寄存器1,为1时,作为时钟频率的一部分,决定输出频率。
PHASE REG 12Bit DB11—DB0 全为零 相位偏移寄存器。
IQMOD REG 20Bit DB19—DB0 全为零
表4.3.1
TC3 TC2 TC1 TC0 LOAD 源寄存器 目的寄存器
X X X X 0 N/A N/A
0 0 X X 1 并行 COMMAND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1 0 0 0 1 并行 FREQ0
1 0 0 1 1 并行 FREQ1
1 0 1 0 1 并行 PHASE
1 0 1 1 1 并行 IQMOD
1 1 0 0 1 串行 FREQ0
1 1 0 1 1 串行 FREQ1
1 1 1 0 1 串行 PHASE
1 1 1 1 1 串行 IQMOD
表3.3.2
5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实现
5.1 单片机型号的选择
在在市场上销售的主流单片机就是ateml公司生产的89c51、89c52、89s52和89s51,对于本设计来说使用的存储器容量不会超过4k字节所以不需要使用存储区容量达到8k的s52和c52芯片,且他们的售价也一般比51系列高出好多,于是选择就在于s51和c51两种了,对于这两种c51比较贵一点,且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还要对其下载程序进行调试,这就需要一块下载板,学校可以找到相应的下载板但是如果每次下载都要去实验室,打了那里有不能经常改变程序,总之要花肥好多时间,如果要买成品的话,那就需要900元左右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可支付的数据,所以我要自己做一块,这时就决定和宿舍的两位都要用到单片机的同学,合作制作了一块下载板,下载板的种类很多,可以支持不同的芯片,但是支持c51的下载板制作复杂,成本也高,于是选择支持s系列的下载板,这就要求单片机也选择s51了。
本次毕设采用的单片机是AT89S51,AT89S51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 ISP(In-system programmable)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芯片内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ISP 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AT89S51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