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公司监督理论

2013-08-22 01:09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浅谈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公司监督理论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论文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 监督主体 公司治理

  论文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 监督主体 公司治理

  论文摘要:传统公司理论的监督权基本上只赋予股东,而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如果不能充分行使监督权,其利益就很难得到保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寻求一种利益的均衡,要求公司的治理主体扩大到包括股东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对比研究了公司监督理论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之不同。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关于公司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公司理论不断得到修正和发展。传统公司理论认为,公司是由股东组成并为其赚钱的工具,只有股东才是公司的“最终所有者”和公司利益的唯一享有者。而现代公司理论已不限于将股东当成唯一的利益主体,而是注重公司与股东之间、股东相互之间、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以及公司股东、经营者与雇员之间、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多重利益关系。也就是公司的利益主体,股东不再是唯一的,而是由上述多种利益关系主体构成。传统公司理论过渡到现代公司理论,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司法上的监督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转变。因此,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公司监督理论进行审视,可以为公司监督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1传统公司理论向现代公司理论的演变

传统公司理论认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货币资本起决定性的作用,企业财产是由股东投人的实物资本形成的,股东们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因此,企业经营的目的应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治理的主体就应是股东,他们应成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享有者。

  随着公司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证明,这种“股东至上主义”的逻辑并不符合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趋势。由于股东在现代公司治理中作用的有限性,也由于现代公司财产结构的发展变化,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逐渐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利益相关者理论则随之兴起,认为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雇员、供应商、债权人、客户、政府及社区等)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或付出了代价。该理论主张公司治理的主体应该扩大到包括股东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企业控制权应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利益相关者理论就是对传统公司理论的修正和完善。利益相关者理论首先对公司的目的是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假定提出了挑战,其核心内容是公司的目的不能局限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至少有29个州修改了公司法,允许经理对比股东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服务,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经理仅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的观点,就是这一理论的佐证。

  归纳起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企业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股东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原则只体现股东利益,而不能代表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②公司治理结构不能只局限于股东与经理的关系,而应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③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向除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具有所有者那样的激励、责任和权利,特别是那些在企业中投资于专用化人力资本上并分担风险的职工,应让他们持有股票,成为所有者。

  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我们常常侧重于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去阐述规范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员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缔结的“契约网”,各利益相关者或在公司投人物质资本,或投人人力资本,目的是获取单个利益主体无法获得的合作收益。因此,公司不仅要重视股东的权益,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不仅要强调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控,还要关注债权人、职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这就是说在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代表(如职工代表、债权人代表等)参与公司治理。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中,职工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人们常常忽视这样一种事实,即公司的职工实际上比大多数股东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有着更为密切的利益关系。职工的工作、生活甚至养老都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他们是公司发展的主导力量。推动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上一篇:管板与壳体连接焊接接头失效的结构因素分析( 下一篇:试析国有企业办司治理改革误区与国有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