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科学知识社会学对曼海姆理论的继承(2)

2013-09-17 01:00
导读:曼海姆指出,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在经历了从原来的仅仅是表达一种观念的术语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具有“否定意义”的政治词语之后,与之有关的“什么东

  曼海姆指出,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在经历了从原来的仅仅是表达一种观念的术语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具有“否定意义”的政治词语之后,与之有关的“什么东西是真的?”的问题就是必须给予理解的。对立的阶级在反对他们的对手时,经常指责其思想体系是“虚假的”。曼海姆指出,“如果人们不使一种观点本身处于必须指责它是意识形态的挑战作出回应的地位,这种观点和解释就不可能再指责其他所有观点是意识形态。”既然所有的观念就是各个既定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地位的反应,就不能指责其他社会集团对自己利益地位的诉求是“虚假的”,其实这恰恰表明了一种“真实”的东西,是一种用自己的社会集团的思想方式、信念进行的表达,“无论通过凭借某种一般原则而保证某个人拥有思想,还是通过着手把某种有限的观点(这种观点通常就是某个人自己的观点)称为超党派的和富有权威性的观点,都无法使思想具有绝对性。”我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曼海姆的分析与大卫·布鲁尔提出的强纲领中“反身性”原则十分明显的相似性。

  与历来的饱受批评的科学知识社会学所显露的相对主义不同,曼海姆主张的是一种与马克思社会学相似的关系主义。因为他认为只有通过参照那些本身也是从历史经验中产生出来的知识“建构”,人们才能够系统表述历史上那些可以理解的知识。正如他明白的指出的那样,“这意味着,人们并不是根据各种见解、陈述以及体系,所具有的表面价值而接受它们,而是根据表达它们的人所具有的生活情境来解释它们的。所谓的关系主义就是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的各种意义成份是一种在既定的思想框架中的互补性的相关,这种意义上的共存关系并不导致相对主义“我们必须彻底认识到构成我们的世界的各种意义,都只不过是一种从历史角度被决定的、使人得以在其中生存并且持续不断地发展的结构,而决不是某种绝对正确的东西。”

  对于任何对社会进行分析的理论来说,无论其原来的出发点是怎样的,必然会走向一种价值性的评价。既然已经承认了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理解必须置于总体性的情境之下,我们就必须将某种特定方面与其他方面进行参照;在这种参照过程中,对某些方面进行强调、选择,才能够达到对这种特定方面的理解。这样的一种理解最终会“导致某种评价性程序”——也许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各种规范和价值观念都是从历史角度和社会角度被决定”。在曼海姆看来,寻求一种“实在”是所有的理论必须的,而他所引入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正是寻找在思想中发挥作用的那种“实在”的途径与必须。紧接着,曼海姆就顺理成张地在他的知识社会学理论中引入了关于“观念”的评价标准,于是,在他看来所有在社会中的各个发生着对立的社会集团都在寻求“自己的实在”,这样一来,“它(实在)对于其中的每一个群体和阶级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是毫不奇怪的”。

  对于科学知识,曼海姆并没否认近代以来被建构起来的关于科学一些“标志”,他没有对以实证主义为精神的科学进行直接的批评,而是指出“隐藏在实证主义之中”的科学观念,本身就植根于某种明确的世界观之中,并且是与一些既定的政治利益集团密切联系。

[1][2]下一页

上一篇:论析知识社会及其启示 下一篇:试论知识社会学语境下知识分子的困境及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