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如何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

2013-12-07 01:39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试论如何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论文摘要:专业教学负有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


  论文摘要:专业教学负有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任务,也负有德育的任务。在专业教学中应积极探索渗透德育的教学方法,注意把握处理好渗透的“点”、“时”、“度”的关系,同时要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德育管理。

  论文关键词:德育;渗透;结合点;德育管理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对成才、塑造完美人格乃至建功立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明确德育的重要意义

  专业教学负有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任务,同时也负有德育的任务,是学院德育的十分重要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
  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对培养学生优良素质有重大意义。各学科教学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把德育渗透于教学之中,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情操、治学精神、教学态度等对学生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紧扣教材,自然渗透。德育渗透要从教材实际出发,寓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如果生拉硬扯,像贴标签一样贴粘上去,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把握学科特点,增强渗透的生动性。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寻求最佳结合点,增强针对性。德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结合,而且要选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要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收到较好的效果。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例如:在汽车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设备,注意节约用电、用水、用油,保护实验室环境教育;通过化学与医学常识的教学结合,提高学生对所从事的护理择业的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远大的理想;英语课,根据日常课文内容开展德育教育。如英语教材中有一篇课文提到关于网上聊天的话题,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讨论他们是否经常网上聊天,网上聊天的利与弊有哪些。
  然后适时引导做事要有度,且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通晓英语对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获取国外信息、参加国际交往,促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使学生通过坚持不懈的大量的听、说、凄、写训练,培养学生刻苦的学习态度,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语文教材中,多数课文内容都有德育方面的信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学习《敬业与乐业》,对学生进行热爱本职工作的教育;讲《故乡的榕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对学生进行提高民族自信心教育等;体育课,通过课堂教学、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等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组织性纪律性和奋发向上、团结协作精神;化学课,进行对立统一观点教育。物理课,如教育学生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和量变质变的观点等等。同时结合我国古今科学家的科学技术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民族自豪感,等等。

  三、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找准“渗透点”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德育中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能直透心田。

上一篇:电子支付的“亚健康”状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