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德鲁克知识社会观探析

2013-12-05 01:04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德鲁克知识社会观探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论文关键词】知识社会;德鲁克;知识价值观  【论文

  【论文关键词】知识社会;德鲁克;知识价值观

  【论文摘要】在当代西方关于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讨论中,彼得·德鲁克的观点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他着眼于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时段,以广阔的视角极富洞察力地分析了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提出西方发达国家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后资本主义社会或知识社会。德鲁克在这方面的探索不仅对社会形态发展变化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国的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知识社会的提出和内涵

德鲁克提出:“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世纪像20世纪这样经历如此多样和激烈的社会变革。在本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工作和劳动力、社会和政治这一切都在质与量上既不同于本世纪早先的情况也不同于人类历史以前所经历的任何情况:其形态、过程、问题及结构都是不同的。”他指出,人类社会每隔几百年就会发生巨变,而我们现在正处于这样的一个转变中。新出现的社会形态,按照德鲁克的观点,就是后资本主义社会或知识社会。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F"德鲁克(Peter " F " Drucker)1969年在《不连续的时代》,1993年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以及1994年在《大西洋月刊》发表《社会变革的时代》一文,全面述说了他的知识社会理论。其主要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社会的出现

①历史上,任何世纪都没有发生过如此众多、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些变革,改变了我们所生存社会、经济、团体和政治形态。德鲁克认为,这一系列社会变革孕育着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即知识社会的诞生。

②从生产力角度来讲,未来社会是知识社会,而从生产关系上分析,未来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继续。

③知识社会的诞生源于知识自身的种种变化。由于知识应用于工具、生产过程和产品从而产生了工业革命,当知识应用于工作的时候,开创了生产力革命,而当知识应用于知识的时候,知识迅速成为唯一的生产要素,社会转变为知识社会。

2.知识社会的特征

①知识社会是一个依赖于知识和知识工人的社会。在知识社会里,知识工人虽然不占绝大多数,但他们代表了知识社会的性质和形象,并且成为知识社会的领导阶级。

②知识社会中获得工作和社会地位的首要条件是获得知识。在知识社会中,一个人的工作和社会地位依赖于通过教育所获得的知识量。大多数的知识工作需要高度发达的操作知识和技巧。

③知识社会中,教育将成为社会和政治的中心,学校在这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的作用和基本价值将日益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而不再作为只有教育者才考虑的专门问题。

④知识社会中知识只有在专业化时才是有效的,而且专业化程度越高,知识的应用越是有效。同时,知识社会中知识作用程度同知识的使用者的协作组织程度也有密切关系。

⑤知识社会充满着挑战和机遇。知识社会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经济挑战,也就是知识工人的生产率;二是社会挑战,即非知识工人的生产率。挑战所带来的竞争将比以往任何社会都更为激烈。同时,知识社会也充满着机遇:在知识社会,领先的可能性对所有人都是相同的,获得工作的可能性不再依赖于在特定年龄获取的教育,学习将成为工具,学习将至终身。

3.知识社会的知识价值观

传统的商品价值主要体现在土地、劳动和资本上面。这种价值形态往往表现出流动性差,独占性强,而且易损耗。而知识社会中知识是无国界的重要资源。它可以流动,不受限于国家,并且能在任何地方迅速、便宜地被创造。由于知识的可获取性,知识社会将没有贫困的国家,只有无知的国家。

[1][2]下一页

    上一篇:邓小平的传统文化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