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对世纪之交的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我们在总结多年来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目标导向,系统管理,周期检查,综合测评,一评五挂”的大学生德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一、完善目标导向。按照跨世纪人才标准要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求突破
今天的大学生是2l世纪政治、经济舞台上的主角,是创造未来、实现未来的主力军,是我国在跨世纪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要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合格人才,就必须明确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2l世纪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信息意识、效益意识等,要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具有整体协调能力、开拓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创造能力。为此,根据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遵循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战略思想,结合我院实际和学生特点,在坚持实施我院德育目标,即坚定正确的政治观、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牢固的群众观和劳动观,良好的道德观的基础素质教育前提下,我们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明确提出:培养政治素质高,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动手能力强,上手快,能吃苦,勇于创新,体魄强健,有竞争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几句话对德育、智育和体育规格都作了概括,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观念,按照跨世纪人才标准需要,在培养规格上有所突破。
二、在关心爱护学生上取得突破
在关心爱护学生上取得突破,主要是解决特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问题。高校并轨后,下岗职工子女或其它因家庭经济收人低,无法交学费甚至生活费用都承担不起的“特困学生群体”便自然产生。如何帮助这些因经济原因而难圆大学梦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以减少“人才夭折”给国家造成的潜在损失,成为新形式下各个高校面临的紧迫课题。
三、在学风建设上有所突破
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院在抓教师教风的同时,从抓学风建设人手,实行了“降级试读”、“奖学金制度”、“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措施”、“单项奖学金”、“阶段考试”等制度,强化了竞争激励机制。此外还通过开展学习竞赛、经验交流、优秀社会实践报告展、学术报告会等方式,树立推广学风建设集体和个人典型,加大教育管理力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性,校园内出现了外语热、计算机热、辅修热、科技热、考研热。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