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成本管理在中国民航业中的应用(1)
2014-06-23 01:10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战略成本管理在中国民航业中的应用(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中国民航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具有不
中国民航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尤其是在长距离高速旅客运输和国际旅客运输中占据特殊而重要地位。自上世纪80年代初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之后,中国民航借助于有利的国家宏观政策和快速的经济发展环境,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根据民航总局2006年2月公布的数据,2005年民用通航机场(境内135个,不含港澳地区)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飞机起降架次3项指标分别达到28435.1万人次、633.1万吨、305.7万架次,分别比2004年增长17.5%、14.6%、14.7%。中国民航已经成为亚洲乃至世界航空业规模最大和最具增长潜力的区域市场之一。居安思危,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许多不足:商业化经营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实力的较大差距、国际航线上的市场份额低下等。面对世界航空运输业的深刻变革和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民航要想实现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跨越,就必须加快目前改革,重整步伐,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对各个子系统加强管理,以提高产业长期竞争力。众所周知,民航企业是高风险、高科技、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行业,尤其是我国民航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许多企业是在成本控制上是十分薄弱的,这严重制约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波特竞争战略的角度出发,无论采取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还是聚集化战略,成本的降低都是其本质所在。从中国民航几十年的发展来看,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系统一直是长期发展的绊脚石。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在民航的实际应用中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及时地对传统成本管理系统进行战略意义上的功能补充和完善发展已成为理论界竞相研究的重点。
1 中国民航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民航成本构成主要有(1)航空燃油的成本(2)飞机拥有及维修成本(3)人员成本(4)机场、营业部基础建设投资的成本(5)航线结构成本和机队结构成本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1.1 航油的成本
航油成本是民航企业的单项最大成本项目。以2003年深航的数据为例,(见表1)航油成本占到该航空公司运营成本的22%左右,而同期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这一数据仅为15.12%。造成这一重大差距的原因包括:一是由于国内航油供应体制具有高度垄断性的特点,航油的出厂价由国家计委规定,销售价由民航总局规定,即在出厂价基础上加价480元。国家计委规定的出厂价,是参照国际市场的油价,加上港口费、运输费、9%关税、17%增殖税,另外还有一些零碎,形成所谓的到岸价,就成为国内的出厂价。在生产成本定价和销售定价上国家发改委和民航总局这种行政指令方式,导致国内航油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二是由于运营管理水平不够,各航空公司缺乏控制航油成本的有效机制,导致成本一路攀升,仅2002年1月份至2002年2月,平均燃油价格由每吨2657元上升至3553元,上升幅度达到33.72%。2005年7月23日,航油价格再次上调,出厂价格每吨提高300元,上调幅度达28%,给各民航公司带来了沉重的成本负担。
[1]
(表一)深航和美西南航2003年成本费用对比表
名称项目 深航(万元人民币) 美西南航(万元美元)
发生额 比重% 发生额 比重%
成本费用 216867 548800
飞机拥有成本 46356 21.38 56700 10.33
旅客服务费 5247 2.42 / /
飞机维修成本 26697 12.31 43000 7.84
航油成本 47711 22.00 83000 15.12
起降服务费 29635 13.67 37200 6.78
工资性费用 17642 8.13 222400 40.52
业务代理费 7165 3.30 4800 0.87
其他营运成本 29568 13.63 98300 17.91
利息支出 6845 3.16 3400 0.62
1.2 飞机拥有及维修成本
拥有飞机成本包括对飞机所有权及使用权的成本,具体包括飞机折旧、租赁费用及飞机和发动机配件费用等在内的综合成本。2001年国内航空公司的这项成本占到总成本的23.1%,对比深航和西南航空2003年的数据,我们也可以发现,2003年深航该项费用占总成本的21.38%,而同期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仅为10.33%,差距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一是由于购买飞机的数量少,飞机购买价格高,二是飞机的折旧时间短为10-15年(美国为20年),三是国内运输企业资金实力不强,导致较高的财务费用支出,增加了运输企业拥有飞机的成本负担。飞机维修成本也是影响中国民航竞争力的一大因素。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民航公司飞机维修费用占总成本的16%,这与飞机维修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经营管理不规范和有经验维修人员的缺乏有很大的关联,这无形中缩短了飞机的使用寿命,导致航空公司拥有飞机使用权的成本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