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汉中地区马铃薯贮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2015-01-13 01:13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汉中地区马铃薯贮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摘要分析了马铃薯贮藏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阐述了汉中地区马铃薯贮藏中存在的
摘要分析了马铃薯贮藏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阐述了汉中地区马铃薯贮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马铃薯;贮藏;问题;对策;陕西汉中
  
  马铃薯是汉中地区继玉米、水稻之后的重要粮饲作物,曾在为该区广大人民解决温饱问题和脱贫致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已经将马铃薯定位为支柱产业进行发展[1],每年栽种马铃薯2万hm2左右,年产量约40万t。随着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增加,马铃薯贮藏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贮藏[2-3],减少损失,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马铃薯贮藏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 温度
  在马铃薯贮藏初期,有约10 d愈伤期,应将温度保持在15~20 ℃范围内,湿度90%。马铃薯的机械伤口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皮层,阻止氧气进入,也可控制水分的散失及各种微生物的侵入,有利于贮藏,以后应将温度控制在0~3 ℃。
  1.2湿度
  相对湿度85%~90%最为适宜。湿度太小块茎的重量会出现很大损耗,而且会变软和萎缩;湿度太大,则使块茎过早萌发和形成须根,以及引起上层块茎出汗,形成大量水滴,附着在块茎表面,导致块茎病害蔓延和腐烂。
  1.3通风
  通风可以调节马铃薯贮藏环境的温、湿度,供给氧气,排除CO2,防止块茎出汗和抑止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
  1.4光照
  光照能促使马铃薯发芽,能促使叶绿素以及茄碱苷的形成,薯块照光或发芽后,茄碱苷含量急剧增高,对人畜均有强烈毒性。因此,马铃薯应避光保存。
  2贮藏中存在的问题
  2.1入窖质量差
  汉中地区由于马铃薯收获期比较集中,时间紧迫,劳动力不足,多数农户图省事,不经晾晒、挑选,直接将带土的块茎包括病、烂、伤薯一起入窖,泥土多造成通气不畅,窖温升高致使块茎呼吸作用加强,促进了各种生理生化进程,使块茎提早发芽,降低了品质。尤其是病烂块茎,将各种病菌直接接种到薯堆内,成为发病的菌源[4-5]。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2不分品种、用途混合贮藏
  汉中地区多数农户家只有1个贮藏窖(室),食用薯、种薯、商品薯和加工薯混合贮藏在一起,不仅造成品种的退化、混杂和病害相互传播,影响品种特性;同时对保证食用品质和保持加工价值极为不利,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
  2.3贮藏期间缺乏管理
  该区许多农户采用“自然管理”的方法,在贮藏期间,不检查、不调整温度和湿度,不通风换气,任其自然发展,很容易造成病伤、发芽等损失。另外,造成CO2气体的大量积累,使薯块的正常呼吸受到阻碍,薯芽窒息,以致影响出苗率,且易造成人入窖窒息,出现人身事故。
  2.4贮藏窖建造不科学
  该区地下水位较高,造成窖内湿度过大,甚至出水。有些贮藏窖没有通风孔道,或通风孔道设置不合理,因而无法调节贮藏窖内温湿度,更无法通进新鲜空气,导致贮薯块受损害。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探讨如何指导留守儿童进行有效阅读
    上一篇:简论风险管理中的内部审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