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线老师们对新课标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习。但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仍然存在分歧。本文作者对语文的所指、姓什么以及大小语文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一、语文的所指——语言及其应用
准确把握语文的所指,是搞好语文课程改革的立足点。语文单独设科以来,人们对语文所指的理解莫衷是。语言文字说、语言文章说、语言文学说、语言文化说、言语说,众说纷纭。应该说,这些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没有很好地揭示出语文所指的实质。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我们体会到语文的所指当是“语言及其应用”。惟有“语言及其应用”才能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定位也符合叶圣陶先生命名的原意。
叶老在追忆“语文”名称的由来时谈到:“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字之含义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文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叶老的“语文”所指当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也包括“成篇之书面语”。在《认真学习语文》中,叶老更是明确指出:“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显而易见,语文的所指应当是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语言”。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语文姓什么——应体现汉民族性
了解语文姓什么,是正确把握语文课程改革方向的前提。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界对语文姓什么的认识很不一致。有的提出语文姓“语”、姓“文”,有的提出语文姓“思”、姓“人文”,还有的学者认为语文应当复姓“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由是观之,上述观点都没能很好地揭示语文姓什么。《说文解字》对“姓”的解释是“人所生也”,《现代汉语词典》对“姓”的解释是“表明家族的字”。由此出发,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既不姓“语”、姓“文”,也不姓“思”、姓“人文”,也难说复姓“语文”,而应该姓“汉”,姓我们的“汉民族”、姓我们的“中华民族”。语言是民族的特征之一,是依附于民族的。由于汉语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是国家的通用语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设置“语文”学科的核心目的,就在于让中华民族的青少年更好地热爱、学习、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提升其语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汉民族母语的特性深深地蕴藏在语文学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