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 环渤海区域 文化信息 资源共享平台
论文摘要:提出了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概念,阐述了建立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平台资源建设的途径。
城市之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同步、文化同源的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将更加有力地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更大发展。因此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将是一个多赢的战略选择,是促进环渤海区域崛起的有效途径。图书馆以其特有的跨越时空的聚散吐纳能力,延续着历史,延续着文明,它不仅珍藏着人类科技进步的智慧结晶,而且是区域文化发展轨迹的见证。图书馆特定的文化传播能力,决定了其在区域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而网络的发展为我们宣传、利用馆藏特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建立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展示区域文化魅力,有助于增强区域文化凝聚力,助推环渤海区域崛起。
1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进展,环渤海区域内相继建成了北京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天津市共享工程资源服务平台、河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山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服务平台,但是由于这些平台是按行政区域划分的,各省市只是采集和宣扬自己的文化信息资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服务还处于分散阶段,合力不足,环渤海区域内还没有设立专门挖掘和加工区域文化信息资源的服务单位或机构,即使有的部门愿意为环渤海区域的文化信息提供服务,但就现在的服务和管理形式来看,提供高质量的、令读者满意的服务是不现实的,对于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的读者和关注者来说有无助也有无奈。因此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整合环渤海区域内的文化信息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应该以地域为中心,立足于区域内的图书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依托,辅以物流配送系统服务,通过静态的文献资源建设和动态的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实现协调采购、书目数据库建设、网上公共目录查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联合数字参考咨询等共享服务,建立健全一种协调共享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一个体现资源特色的、融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和共享于一体的区域性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其目的是促进区域 范围内文化信息资源的合作交流,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内读 者与用户对文化信息的需求。
2建立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的重要意义
首先,建立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有 效集中和有效利用文化信息资源,扩大影响,强化传播。整 合各种动、静态文化信息资源,经过图书馆人的精心加工,使 之点、线、面、体清晰,内容全面,结构完整,不但可以集中关 于环渤海区域的所有文化信息资源,提高专指度,还会更有 效地发挥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的作用,使研究者和关注 者扩大选择范围,增加备选内容,各取所需,更方便、更快捷 地获得更多的和环渤海区域有关的理论支持和最新最有价 值的相关文化信息。
其次,建立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强化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传播,促进观念的融合和文化的认 同,增加文化凝聚力。要实现环渤海区域的协调发展,必须有统一的思想基础和共同的价值目标,近几年,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以前的许多场合为了争取话语权或主导地位,各区域都在强调自己的特色和文化优势,如皇城根文化、塘沽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等,其实它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并非相距甚远,但却在共同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融合和文化认同问题。把带有各个地域文化和特色的所有信息、资源,不论载体文体,不分语种格式,只要和环渤海区域有关,就都集中在一起,并广泛宣传,让每一个环渤海区域的仁人志士、学者以及关注环渤海区域的人,通过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找到自己的切人点,更新观念,共同打造整个区域都能认同的新的区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