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其次,是培育具有现代意识的世界性合格公民的需要。大学语文内容包罗万象,蕴含着世界性的文化讯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学习到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固然,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都成为世界著名的伟大人物,但是作为一个在地球村上生活的新世纪公民,必须对世界文化有所了解并具备相应的现代品质。
再次,是培养职业型人才人文情怀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尤其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恰恰更应该重视大学语文教育。因为人文素质不仅能增加学生就业时的软实力,而且给与学生强大的发展后劲。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曾表示,他们的成功与青少年时代的人文熏陶是分不开的。钱学森先生曾说:“忽视文学教育就等于摘除了青少年身上的‘通灵宝玉’。”把文学教育看作是学生的“命根子”。再如杨叔子教授,作为一位成就卓著的机械工程学家,多年来花了很大的精力在推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上。
在大学语文课程开设之初,倡导者们曾对其意义做了如下归纳:一,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②四点意义由浅而深,由小而大,指出了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民族文化的传承、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华文化的世界性传播,都具有非凡的意义。这几点意义归纳,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深刻的概括性。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无论对于学生个人还是对国家民族,都是意义深远的。因为大学语文是一门普适性很强的课程,它重在培养学习者作为一个人的人文情怀和基本素质,无论对于什么学科、专业的学生,它都是适用的。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