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英语词典对英语习语文化信息的处理

2015-05-13 01:40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浅谈英语词典对英语习语文化信息的处理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论文关健词:习语 变体 文化信息  论文摘要:英语习语的“不定

  论文关健词:习语 变体 文化信息

  论文摘要:英语习语的“不定性”会产生出许多临时变体,这给国内学习者带来极大的学习困难;同时英语习语浓厚的文化色彩与其语义上的隐喻性又是造成学习难度的另一大因素。文章提出英汉词典对英语习语文化信息处理时应正确关注:对应词中的文化色彩、例证与例证翻译中的文化味及文化背景的注释。

  一、习语的可变性与英语学习者的对策

虽然习语是相对固定的复合词汇单位,但许多习语有变体形式,对学习者来说颇具难度;另外,人们在使用习语时,常常为了更好地达意,或为了追求语言的睿智与幽默而即兴对它改头换面,或增词、或减词、或替换、或改变结构等,由此产生出许多临时性的变体,这更给学习者造成了理解与使用上的障碍。

习语虽然可活用,但万变不离其中,几乎所有的变体中都保留着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有渊源,有典故,了解这些关键词是掌握习语变体的关键。因此,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如果对英语习语的成因有一定的了解,对各种变体的掌握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例如,掌握习语to fight like Kilkeny cats的关键是地名Kilkeny:据说从前Kilkeny这地方的士兵以观看两猫撕斗为乐,故此习语意为“殊死搏斗”。知道Kilkeny为所指,该习语再怎么“变”,再怎么“活”,读者都能一眼识破天机:

It was a Kilkeny fight.

They looked like Kilkeny cats, ready to fight to death.

The city became another Kilkeny when the rabble collided with the police.

如习语the writing on the wall可被如此活用:

Don' t you see the writing? It' s coming~.

I saw the trace of coming disaster, like the Babylonian finger on the wall.

You wait and see ; there was writing on very wall.

知道writing, Babylonian finger的来龙去脉会很容易理解以上三个句子的。

二、英汉词典对英语习语文化信息的处理

习语虽有多种变体,但其中许多变体是使用者的即兴之作,且有其特定的语境和特殊的语用功能。词典中收人的习语的变体通常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被“规定”了的形式。词典无需也无力对所有可能的变体提供描写。词典所能做的是正确合理地描写习语,提供充分有效的文化信息,让读者在掌握词典原有信息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达到理解与活用的目的。

无论语言学家们强调用英语思考的习惯有多重要,许多国内读者仍然倾向于使用能够快速理解词义的英汉词典。在对习语的描写上,英汉词典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更是显而易见。习语是语言中民族性很强的一个成分,通常以比喻的方式来表情达意。不同的民族在生活生产中产生出对同一经验的总结,但因其方式不同,造成不同民族之间在理解上的障碍。英汉词典对英语习语提供汉语对应词的方法使英语习语在读者的头脑中产生直接联想,并进行对号人座,找到汉语中与之相对应的习语。另外,习语的文化局限性很强,其形成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常常涉及到复杂的历史、宗教事件,而英汉词典用读者本族语来解说文化成因的方式显然比单语词典要容易理解得多,也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在英汉词典中提供习语的文化信息应注意有效性与针对性,使之真正调动读者的积极性,达到正确理解与活用的目的。为此,笔者建议英汉词典在描写习语时应从对应词的提供、例证的使用与文化背景的注释上着手,通过提供恰当的文化信息来帮助读者达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使读者能坦然面对习语的各种变体,且能恰到好处地活用习语。

[1][2][3]下一页

    上一篇:论析阐释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 下一篇:试析科技英语语篇中的文化信息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