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探讨(2)

2015-08-01 01:02
导读:2英汉习语语义关系对比 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呈现于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在习语上更得到充分地体现,这一点通过英汉习语语义关系对比可见一

  2英汉习语语义关系对比

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呈现于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在习语上更得到充分地体现,这一点通过英汉习语语义关系对比可见一斑。

(1)完全对应关系。英汉民族历史悠久,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经历赋予了两个民族人们一些共同的人生感悟,这些感悟经过文化积淀,千锤百炼之后便成了流传久远,家喻户晓的习语,且寓意相同。如: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时不我待);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2)部分对应关系。尽管英汉习语在形式和文化内涵上确实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但是由于不同的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对应现象毕竟只是少数。绝大部分英汉习语只是部分对应,即部分存在文化重叠(Cultural overlap ),如:grow like mushrooms(雨后春笋);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

(3)非对应关系。英汉有些习语具有很强民族性或民俗性,它们无论在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上都无法对应。如:Rorr}an holiday-(欣赏别人痛苦的娱乐)、the first blood(初战告捷)。对于上述例子中国人很难把原语和译文联系起来(除非对西方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同样,汉语里的一些习语,那些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也是无法理解其含义。如:纸老虎(a papertiger )、铁饭碗(the iron rice bowl)。

  3用翻译等值论和Grice的会话含义指导习语翻译

翻译等值论由前苏联的费道罗夫等人提出,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传人我国,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研究,等值论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费道罗夫认为等值这个术语用在翻译方面明确表示下述概念:①与原文作用相符(表达方面的等值);②译者选用的语言材料的等值(语言和文体的等值)。他说:“等值翻译就是表达的原文思想内容完全准确并在修辞上,作用上与原文完全一致。”“等值”( Equiva—fence)英语的释义为:equaliing(即在价值、数量、意义方面的相等)。因此,费氏等人所倡导的等值翻译可以理解为:译文与原文在语义、语用和语言形式上应保持一致(等值),这样读者在看了原文和看了译文后,便有了相同的感受(效果的等值)。

[1][2]下一页

上一篇:浅谈终身教育视野下高校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