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终身教育视野下高校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

2015-08-01 01:02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浅谈终身教育视野下高校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论文关键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高等教育

  论文关键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高等教育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作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变革其传统观念,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管理体制及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一、构筑终身教育体系:时代发展的理性诉求

  人类关于终身教育的思想早已有之,但是,对于该思想的系统论述却是近代的事情。1965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的保罗·朗格朗提交了终身教育提案,这一理念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和采纳。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由此得以确立,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各国纷纷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并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美国早在1976年修订高等教育法的时候,就在其中以专门的部分规定了终身学习的内容,随后颁布了《终身学习法》(LearningAct)。日本在1990年也制定了《终身学习振兴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韩国的终身教育法是1999年通过的。我国也在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

  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终身教育把人们的视野从传统的狭隘学校教育中拓展开来,使教育的外延大大扩展。学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终结,恰恰是终身学习的开端,一个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参与学习。正如世界银行在2000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是现代世界中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高等院校在知识的创造、积累、传播和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然而,正如克里斯托弗·K·纳普尔(Christopher·K·Knapper)与阿瑟·J·克罗普利(Arthur·J·Cropley)所言,我们往往认为,推行终身教育的最佳方案,仅仅是通过设计特殊的成人教育计划,提供部分时间制学习机会来实现,而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高等教育的学生主体仍将是中学毕业后直接进入高等院校的传统全日制大学生。给这些人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它不仅对人们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他们的学习内容也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汹涌浪潮,高校必须应时而动,变革传统的以知识授受为己任的教学观,着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干事纳伊曼指出:“学会学习的概念意味着受过教育的人将会知道从哪儿能很快和准确地找到他不知道的东西。在各级教育体系里,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如果现在的人们估计用80%的时间用来传授知识,用20%的时间来获得学习的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话,这种比例将来一定要根本改变”。学生只有获得不断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受惠终生。

  三、加强教育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的应对策略

  1.改革课程设置:宽口径厚基础

  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整合与优化,强调“宽口径厚基础”。这里的“基础”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还应包括基本学习能力和完善发展的个性。在当前的信息社会,知识信息的总量与日俱增,这就要求高校教学必须摒弃过去那种仅仅着眼于具体知识传授的传统做法,重点将课程中具有广泛价值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其知识迁移能力。另外,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提倡“宽口径”培养是目前高校课程改革的另一趋势。所谓“宽口径”是指课程设置要综合化,打破传统专业教育以某一学科课程为主的封闭模式,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特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创新思维方式,提高其终身学习能力。

上一篇:试析哈尔滨市公共图书馆共享工程建设调研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