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国外会计教育经验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就开始对会计教育进行改革,以改变传统会计教育注重知识传授的局限,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能力,以适应新经济环境的要求。1990年9月,美国会计学会所属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ccounting Education Change Commission, AECC)在其第一份研究公报《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指出,传统的知识获取型会计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企业管理的需要,会计教育并不是也根本不可能做到把一名经验丰富的职业会计师应具有的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传授给学生,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因而会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教导学生具备独立学习的素质,中职会计教育应提供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以独立自我的精神持续地学习新的知识。所以,终生独立自学能力是会计专业人员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AECC将终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概括为三方面:知识、技能和专业认同。知识包括一般性知识、组织与经营知识、会计知识。技能包括沟通能力、智力能力和交际能力,沟通能力是指具有效的听、说、读、写能力;智力能力是指寻找、获得、组织信息的能力,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交际能力是指和他人进行有效合作和具备领导才能的能力。专业认同是指会计毕业生应认同会计专业,乐于学习会计专业人员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并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包括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应该知道并能够认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并能据此做出价值判断,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具备正直、客观、公正的品格和坚持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AECC指出,学校应教会学生为获得并保持会计职业资格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即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并打好终生学习的基础。AECC还发布了一系列文告,对如何加强会计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因此,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实践中美国学校也积极响应会计教育改革的建议,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升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能力。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