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健词:高校图书馆 信息治理 校园文化
论文摘要: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以及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的关系,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信息治理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从狭义上讲,校园文化就是开展健康的文化艺术活动和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教育。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21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多层次、多格局的发展趋势,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及校园主流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完成传播先进文化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图书馆同仁面前的重要课题。
1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
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是校风,最高表现是校园精神。在大学,建设校园文化就是要大力弘扬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校园精神,建设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氛,创建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校风。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形势是好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支流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网络正以极快的速度走人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主渠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对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根据资料显示:因特网上一年有45万个色情图片和文件,平均每天可收到1232个色情信息。这些淫秽、腐朽、消极的信息垃圾严重地腐蚀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大学生正处在青春躁动的时期,对异性有着极强的好奇。一些个人控制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多出于好奇心理,去看色情信息。此外,大学生恋网成瘾,对网上交际,游戏等成癖。恋网成癖的大学生上网时精神兴奋,下网后情绪低落,消极地对待学习,甚至为了上网而荒废了学业。色情信息诱惑、网络毒品、暴力凶杀、恋网成瘾等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1理想信念的悲观倾向
不良的网络文化、网络行为使大学生在道德价值方面产生巨大困惑,有些学生对理想、信仰、社会公德、高尚情操、高雅文化难以认同,大学生们的政治信仰、理想境界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一些大学生悲观、消沉、失落情绪严重,甚至产生了“远离政治”、“放弃崇高”等消极思想,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1.2道德信念迷失
道德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和行为原则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全方位变革时期,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日益受到冲击,社会道德价值呈多维化趋势,网络上各种思潮泛滥,使得不同政治文化、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都严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头脑。加上学校重道德理论灌输,轻道德实践,轻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辨析力、选择力和创造力,使大学生难以给自己一个准确的道德价值定位;有些学校德育工作过分拔高了道德标准,使之“神圣化”,选择的模范人物过分夸大宣传,使之太崇高、太伟大,使同学们感到高山难以仰止,学不来,忽视了对学生基本道德标准的确立和塑造。加之当前道德评价标准呈多维化态势,究竟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鄙,这些界限都没有完全通过道德评价加以澄清,对大学生校园不良现象没有运用道德评价进行及时、准确的评判,导致大学生对善恶不能完全加以区分,道德信念十分迷茫。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