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软件产品还存在着生产费用和效用相互背离的现象,即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是一次性完成的,一旦形成产品,便可以拷贝方式进行无成本复制,从而使软件的价值实现随着拷贝销售数量的增加而倍增,呈现出典型的边际收益递增效应。这里随着软件拷贝销售数量的上升,分摊在单个软件产品中的生产费用逐步降低,同时其边际收益却在不断提高。如果拷贝销售数量足够大的话,那么每一个软件拷贝的边际收益率将逐步趋近10000。与此同时,软件产品的总价值也在一直不断地积累上升,其总效用呈不断上升趋势。如微软公司投人50万美元开发其最早的Windows操作系统,那么其销售的第一套Windows磁盘的生产费用为50万美元,第二张及随后的软件拷贝所采用的磁盘仅用3美元。随着销售数量的增长,每套Windows操作系统的单位成本被分摊而呈逐步下降趋势。假定Windows操作系统最终销售了50万套,那么分摊在每套软件中的开发成本1美元,加上拷贝磁盘的3美元,则单位生产费用仅为4美元。假定每套Windows操作系统售价为300美元,那么所有软件销售所带来的总效用为1. 5亿美元,成本仅为200万美元。不考虑其他企业经营方面的因素,仅通过上述简单计算便可以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微软能够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软件企业、比尔·盖茨长时间占据世界首富的秘密所在。可以说,微软的成功证明了恩格斯“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关系”这一论点的正确性。
3软件资本及其流通
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软件资本的投入和支持。软件作为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精神产品,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软件生产过程中资本构成及其流通过程的特点。通过对软件资本构成及其流通过程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软件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和环节,这对于提高软件资本的运行效率和软件企业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1软件资本构成分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根据劳动二重性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问题,从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指出:“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我把它称为不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不变资本。相反,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即剩余价值。因此,我把它称为可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为可变资本。”在《资本论》“资本流通理论”中,马克思又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中固定资本是指以劳动资料如厂房、机器等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部分;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地全部参与价值转移的资本,一部分是由原辅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构成,一部分由投人在劳动力上的可变资本构成。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