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学的案例研究方法论(1)
2016-02-14 01:10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战略管理学的案例研究方法论(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战略管理学作为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理
摘 要:战略管理学作为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理论和文献相对匮乏。案例研究方法特别适合在中国背景下建立新理论的目标。从案例选取和案例资料分析两方面讨论案例研究的方法。 关键词:案例研究法;理论基础
战略管理学在研究模式和方法上,高度重视理论的发展和验证,而不是单纯的研究问题(issue),并以假设和实证分析作为推动理论进步的最主要手段。许德音和周长辉(2004)6认为中国管理研究者可能在如下两个方面做出较大的贡献。第一是在中国背景(Chinese context)下对西方管理学理论及其所预测的结果进行修正(Modification)。第二是在中国背景下创建出新的理论。他们认为在方法上,上述第一类研究主要应使用实证手段。大量的实证研究是发展理论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被称为“科学”的学科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志。但是对于上述的第二类研究,他们大力提倡定性经验型研究手段的使用。以实地调查、访谈、案例、内容分析、定性数据编码和编组等为特征的定性研究方法,是在理论和文献匮乏的领域里进行理论构筑工作的有效手段。这些方法尤其适合建立新理论的目标。例如Yan and Gray(1994) 7基于对4个中美合资企业的考察而得出了不同于已知文献的理论模型的案例研究。许德音和周长辉认为,今天正处在中国战略管理理论的“前现代”(pre-modern)时期,也有理由期待由研究方法来带动理论的进步。
一、案例研究、试验研究和问卷研究
Yin 将案例研究定义为,在现象和其背景的界限不清晰时,使用多种资料源调查现实世界背景内当前现象的一种实证(empirical) 的探究。具体而言,案例研究的目的是产生新理论和复证( replication) 已有理论,而在复证已有理论的过程中,除了支持已有的理论有效性外,往往能够对已有的理论产生一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扩展或者缩小了原有理论的使用范围。例如钱德勒(Chandler9)对美国企业史研究之后,不仅得出了“结构跟随战略”的新理论,而且也产生了U 形和M 形组织结构的新概念。相比较而言,钱德勒后来对20世纪60年代日本消费电子公司的研究,以及惠廷顿和麦耶对欧洲公司的研究,则属于复证钱氏早先的理论。再者,通过对美国半导体行业的研究,资源基础观点的解释范围从有其它行业经营史的在位者扩展到了创业企业,而柯林斯和波拉斯的研究似乎否定了战略管理中愿景的作用。与对已有理论的验证或以往研究成果的复证研究相比,案例研究在产生新理论方面的作用更大,例如明茨博格通过案例研究得出突现(emergent) 战略的概念。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案例研究方法(case study method) 与实验、问卷调研等并列为主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是对现实中某一复杂的和具体的现象进行深入和全面的实地考察,是一种经验性的研究方法。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控制环境条件,通过引起自变量的变化来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从而建立变量间的关系。案例研究法与实验法的最大区别是对所研究现象的背景不予控制,也不干预现象的变化进程。案例研究法通过所选择的一个或几个案例来说明问题,用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事件间的逻辑关系。因此,案例研究法所得出的结论不依赖于抽样原理。问卷研究法是让被调查者就某些有限定的问题做出回答,主要反映的是被调查者的看法。问卷研究法偏重对事件发生的频率、程度的测量,或在某一时间截面构建变量间的量化关系。问卷法的逻辑是所调查的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
根据Robert Yin 和其他案例研究法的资深学者的观点,案例研究适合回答“怎么回事”和“为什么”的问题12。案例研究作为经验性的研究,通过搜集事物的客观资料, 并用归纳或解释的方式得到知识,研究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者本身的能力。根据研究的目的可以将案例研究分为描述性、解释性、评价性和探索性的研究。描述性案例研究主要是对人、事件或情景的概况做出准确的描述,教学案例主要是描述性的案例。解释性案例研究的目的在于对现象或研究的发现进行归纳,并最终做出结论。解释性案例研究适于对相关性或因果性的问题进行考察。在评价性案例研究中,研究者对研究的案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探索性案例研究尝试寻找对事物的新洞察,或尝试用新的观点去评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