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激励方式的调整与适应(1)(2)
2016-04-15 01:12
导读:体育教师作为社会人他们有各种各样生理的、社会的和工作本身的心理需求,体育教师工作的个人目标就是不断满足这些需要。因此高校管理者可通过一系
体育教师作为社会人他们有各种各样生理的、社会的和工作本身的心理需求,体育教师工作的个人目标就是不断满足这些需要。因此高校管理者可通过一系列针对教师需求的东西如奖酬、改善工作环境、晋升、
培训或参与决策等来引导体育教师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促进其工作成就动机。动机驱使教师工作,而体育教师则根据其工作业绩得到各种奖励。当教师对这些奖励感到满意时,就会有较高的积极性,如果对奖励不满意,则会混岗、兼职、产生工作倦怠和离职意向。
2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在成长和发展中存在错位
纵观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师资管理办法,通常采用的是一般
行政管理方法、法律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
教育管理方法和学校现行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办法及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岗位津贴”评审、考核、奖惩等办法,制定出具有鼓励与约束并存的管理规定。从这些方法可以看出主要还是把体育教师当作“经济人”来看待,注重对体育教师使用,而忽视体育教师的职后培养,忽视人的存在和发展。“经济人”管理理念是和创造各种充分施展其才能的条件,提供各种机会,使每位体育教师能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尽其所能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错位。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有社会认同的需要,体育教师也不例外。我国把体育教育作为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教学内容,明确地指明了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为我国学校体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但是,理论地位的崇高与实际地位之低下是实际存在的,“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普通存在,至今一节体育课等于0.8的状况还存在,变向降低体育教师的社会价值,实际说明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对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和其它文
化学科教师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实际存在的较低的社会认同和理论地位的祟高的社会地位错位。 体育教师的实际工作任务主要是制定教学大纲、计划,完成教学内容,参加校内外体育活动,可以看出体育教师主要是作为教育的工具在使用,而很少注意他们在工作中的专业培养,随着教龄的增加,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重使用而不重职后加强职业素质的过程错位。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体育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并没有得到同等的待遇,从实际情况来看,劳动报酬、职称晋升、外出进修机会与同单位其它文化科目教师相比反差太大,而且评价体育教师教学成绩更多的是以发表文章数量和带队比赛的成绩来衡量,忽视体育教师常规教学过程的评价,打击了大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是教师确有不同待遇的分类错位。
体育教师职业行为成熟都要经过五个阶段:即没有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谈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