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摘要:分析了知识社会的“以知为本”的企业机制,提出了“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的概念,对传统的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进行细分,分离出知识资本和知识劳动,并赋予其相应的分配形式,阐述了“以知为本”的企业如何建立股权动态分配和职权动态分配机制的f*-l~,论述了“按知分配”的必然性、可行性和优越性。
论文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机制;分配形式
在知识社会中,企业依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但那时的企业已经不像以往那样按人数或投资额甚至是设备生产能力来区别,而是根据企业内所含知识密集程度来衡量了。比如,根据知识密集程度可将企业分为“高知企业”、“中知企业”或“低知企业”。
在知识经济中,主导或支柱性企业不再是以钢铁、汽车、石油、化学为代表的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性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通信、计算机以至科研、教育等领域之中。在美国如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在中国如青岛海尔、深圳华为、北大方正公司等,这些企业正是充分发挥和利用了知识资本,从而获得了成长的巨大动力和竞争力。这是一种“以知为本”的企业机制。
现实中,一个企业可分配的价值包括两部分,即组织权力和经济利益。前者具体包括股权、职权、机会等,多为“无形价值”部分,后者主要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红利、福利等,多为“有形价值”部分。在这里首次提出“无形价值”和“有形价值”的概念。无形价值无限,有形价值有限。重视价值分配中的无形价值要素,并巧妙地进行动态分配,可能使企业具有无限可分的价值资源。只有真正找到和运作好了无限可分的价值资源,才能使企业对组织和员工具备无限的激励源泉。下面阐述知识资本和“以知为本”企业的价值分配机制。
一、股权动态分配机制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方针,为考虑企业的分配问题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到底是什么创造了公司的价值?生产要素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在实际分配时又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