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朝花夕拾》的文化批判(2)

2016-06-12 01:08
导读:《朝花夕拾》中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抨击更为强烈。如《琐记》中鲁迅将学校中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一层改良“新漆”包裹着的封建主义揭露得详尽而深刻,将

《朝花夕拾》中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抨击更为强烈。如《琐记》中鲁迅将学校中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一层改良“新漆”包裹着的封建主义揭露得详尽而深刻,将那帮顽固维护封建统治的洋务派祸国殃民的罪行抨击得酣畅淋漓。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有力地揭露了复古势力用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毒害和束缚儿童。鲁迅用“都应该灭亡”这样的话语对封建文化势力进行了愤怒的判决。通过自己动手作画,比较指出封建迷信是剥削阶级编造出来,用以欺骗和统治人民的鬼话,这是对封建糟粕的有力批判和否定。而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所反映出来的“读书做官”、“尊孔读经”、“师道尊严”以及对学生的严厉管束等,是整个封建教育制度的主要问题,是旧私塾教育制度腐朽的缩影。《五猖会》中文末的“何以”一词,不仅表达了鲁迅对封建家庭给他安排的人生道路的否定,也是对整个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

鲁迅的文化批判意识更体现为对封建正统教育有着最为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中国的封建正统教育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于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封建专制政权的巩固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教育方式毕竟是和封建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有着显著的腐朽性和愚民性。对此,鲁迅在《朝花夕拾》的众多篇章中表露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对封建主义教育、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长期观察体验之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国民实行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奴化教育,借教育来麻醉愚弄人民,把国民教育成为顺从的奴隶和愚忠的机器。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奴役”统治。其二,在教育内容方面,传统的教育方式主张尊孔崇儒、专经复古、轻视自然科学。一味的以孔儒为神圣之理自然会阻碍知识的不断创新,这就必然扼杀了新思想的产生,限制了新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最后,封建教育受制于封建专制制度,因此在教育中,必然会有强烈的文化专制主义,阿长让鲁迅感到有神力是因为她给鲁迅带回了“禁书”,那么为什么会有“禁书”呢?因为在封建社会,人们受教育的内容只能是“四书五经”之类,不许有其他的阅读材料。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当鲁迅问先生什么叫做“怪哉”虫的时候,先生才会那么生气,因为这不是一个学生该学该问的。从鲁迅和寿镜吾先生这一问一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的威严是仰仗于所谓的封建正统思想,这对于学生的求知欲是多么沉重的压制和打击。因此对于中国的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教育方式,鲁迅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不仅对封建主义教育摧残人才的种种弊端有着最深切的感受,还对封建教育文化的腐朽本质有着强烈的批判和尖锐的对抗精神。

[1][2]下一页

上一篇:浅析环境权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