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析诚信的进化(3)

2016-07-24 01:07
导读:一般说来,当客体面对主体的承诺和诚信引力的时候,他要经历一个较为曲折的信息搜集、比较分析、评价选择的过程,才会产生对主体的信任,并在此基

一般说来,当客体面对主体的承诺和诚信引力的时候,他要经历一个较为曲折的信息搜集、比较分析、评价选择的过程,才会产生对主体的信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之得到发展和强化。这一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疑惑信任阶段。此时主体和客体刚刚进入可能的诚信交往中,双方互不了解。主体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语言、实事等各种手段,尽可能向客体证明自己是真诚可信的。而客体由于自己在接下来的诚信关系中需要做出利益委托行为,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他自然会采取审慎的态度从各个角度和方面搜集信息,对主体的言和行进行观察、比较和初步分析,以对自己的下一步决策提供必需的材料和条件。所谓“将信将疑”,大致就指此种情况。第二阶段是易变信任阶段。经过初步的材料搜集和分析之后,客体往往会因为主体的部分诚信行为而做出初步肯定性判断,从而愿意与主体建立诚信联系。但因为诚信关系的现实的利益相关性特点,客体刚刚建立的诚信意向是脆弱的,稍有风吹草动,它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后来的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中,客体对主体的诚信显示,往往采取一种怀疑、提防和随时准备应付变故的不确定的信任态势。在这一阶段客体只是在意向上与主体发生初步的诚信联系,现实的重大的利益转移和委托现象还不会发生。所谓“半信半疑”,大致就指此种情况。第三是确立信任阶段。在疑惑信任和易变信任阶段,主客体双方所涉及的现实利益的实际转付的信息量相对较少,而当这种信息量一旦经常出现并维持在相当的强度级别上时,客体就会产生并确立一种基本信赖主体的态度。相关利益的现实信托性转移和交付是诚信关系的客体肯定性选择完成的惟一标志。如果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主体能够如期践诺,诚信守约,那么主客体之间显示的诚信关系就最终得以确立。但是这时客体对自己的信托行为的后果还是存有一定的担心的,所谓“信而少疑”,大致就指此种情况。第四是惯性信任阶段。惯性信任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在大量的高强度的诚信信息长期反复刺激下,客体对主体所采取的一种强烈的、惯性的、整体的信赖、信托趋向和态势。这一阶段业已排除了所有猜疑因素,甚至理性的思考也被置之界外。客体的信任,仅仅以主体本身而非事实为转移,当可信事实存在时,客体强烈地信任着主体,当可信事实不存在时,客体同样会强烈地信任着主体。

[1][2]下一页

上一篇:试析研究生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下一篇:试析职业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策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