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美的规律与当代时尚文化批判——对马克思(2)

2016-07-25 01:04
导读:充分肯定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揭示,并对此一规律揭示的学术意义作更加充分的价值评估,是社会主义文化研究者和美学研究者应有的态度和应担负的责

充分肯定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揭示,并对此一规律揭示的学术意义作更加充分的价值评估,是社会主义文化研究者和美学研究者应有的态度和应担负的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将马克思《手稿》有关论述的学术贡献无限夸大,甚至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解决了美的规律是什么这一千古难题。有的学者就是如此,他们认为,“马克思没有直接解释美的规律是什么,在这段之后,马克思就讲到了‘三个复现’,这好像是对前边所说的美的规律的实践表现的表述,即美的规律是在‘理智地、能动地、现实地复现’中,‘直观自身’中得以体现。的确,马克思在《手稿》中是提出过人能“理智地复现自己”以及“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的关键性命题,但这些命题是否与马克思所试图定义的“美的规律”又那样密切的联系,特别是“理智地复现自己”,即人把自由自觉的理性在创造的对象身上显现出来,这是否符合马克思的美学理念,似可探讨。马克思对于美的规律的理解,肯定不会排斥理性的因素,但是否会将理性的因素强调到超越历史性和现实性的意义上,确实值得做更加深人的辩证与分析。

《手稿》虽然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早期经典性文件,但它毕竟不是专题研究美学问题的专书,不足以理解成是马克思系统地阐述其美学规律和美学理论的专著,因此,也就大可不必认定关于美的规律和美学学说的所有内涵尽皆包括其中。不管怎样,能够提出“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样一个科学命题,能够由此揭示出人类文明创造的奥秘和动力,已经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文明史解码的不可估量的贡献。这一贡献不仅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深层动因提供了基本认知原则,而且为我们解析当代文化包括时尚文化发展的种种现象与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所谓时尚文化是表达着当代人们新潮的价值观念并体现在时髦的日常生活与行为方式中的文化现象,它具有前沿性、活跃性、消费性的动态特征,在现今,则与大众传媒紧密联系在一起。通常人们将街舞、DJ. MC、涂鸦等“嘻哈文化”形式,将街头篮球、街头足球、滑板、轮滑、BMX小轮车等街头运动,将电玩、动漫以及相关的角色扮演、形象设计等新娱乐形式,将摇滚音乐、流行舞曲、R

上一篇:试析由大学教师校本培训引发的思考—基于湖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