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分数线划分产生的原因及建议(1)
2016-09-01 01:03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高考录取分数线划分产生的原因及建议(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三、我国高考录取分数线划分产生的原因从我国现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公
三、我国高考录取分数线划分产生的原因
从我国现时的
政治、经济、文化公平等宏观调控来看,与人们的利益联系密切且为公众广为关注的教育公平问题更加突出。高考是自身命运向社会上层流动的主要渠道,然而这条渠道也体现了教育的不平等。从高考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的划分角度来分析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地区差异导致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因而,“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被明文列举为不合理的区分标准,其中并不包括地域标准。因而,地区的差异就成为了一个在公民享有平等权的区别因素。
各省录取分数线的升沉起伏是与当地政治地位、经济发展、人口流动、教育资源和
就业等诸多要素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的。由于上述因素的不同呈现出了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主要有两种:一是经济教育都较发达的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的分数差异;二是指京、津、沪等地与湖北、湖南、山东等高考大省的分数差异。[1]
(二)各省的招生计划
各省的招生计划已经决定了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的招生数量,所以各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也就是依照本省的招生数量来决定。各省招生计划的编制,是汇总全国高校在本地的招生计划而成的,但高校如何向全省市投放招生指标,具有怎样的理论依据和相识标准,就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核心问题。
根据历年各所高校的招生指标可以看出,面向全国招生的学校都有剧烈的地缘倾向,对高校所在地投放大量的招生指标,而对外地的招生指标则非常少。有学者认为,应该取消高校招生的地域歧视根据各地考生人数平均分配招生指标。[2]但这样一来,又不可避免地与高校招生自主权相矛盾。因为,分配招生指标是高校自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实施往往又与政府干预、联合共建和内外部管理体制等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所以招生名额的投放越来越受到经济因素的驱动和社会各种复杂关系的制约。此外,若实行根据各地考生人数平均分配招生指标,将会影响到高校生源质量和教学水平。各所高校在权衡利弊后,是不可能同意这项措施的。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三)与历史原因——科举制度有关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虽然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了,但它的历史延续性却不容忽视。史有科举,今有高考,高考与科举考试两者的相似性是不言而喻的。诸如,两者都是公平、公开的竞争选拔考试,在考试成绩面前人人平等;两者都是国家举办的考试,对教育活动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功能都很强;考试的程序如编号、闭卷、密封、监考、回避、入围、复查等方法仍为现代高考之所用。
我国的高考制度具有相当复杂的特殊性。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发展明显具有非均衡性发展的特征,对高考公平最大的挑战就是地域性,分省录取制度的存在具有很大的现实合理性。回溯历史,从漫长的科举考试发展中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实行的是分区取人与凭才取人,而且分区取人的办法还越来越具体,区域配额越分越细,几乎成为科举史上的一个发展趋势和规律。[1]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分也受地域的限制,分省录取是录取分数线划分的主要形式。总之,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分与古代科举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共3页: 1 [2] [3]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高考录取分数线划分产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