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福利体系完善之策略
2016-09-12 01:09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论中国福利体系完善之策略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养老金逐步走向统筹意味着中国的社会福利体系进一步走向完善
养老金逐步走向统筹意味着中国的社会福利体系进一步走向完善,但这只是进一步走向完善,而并非完善。社会福利并不只是善待老人,救济低收入人群,其它方面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不妨来粗略的谈一谈。 先说说住的问题。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推出了经济适用房与住房补贴,其本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那些没房子的家庭买房子,但是由于审查机制的不够严格,使得这些政策变成了一些已经有住房的家庭购买二套乃至三套住房或者是专等着买便宜房子的富裕户之捷径。我说这些绝对不是胡说八道,因为我有个朋友就是购买的经济适用房,他家虽然没什么东西,可他们家楼下却停着很多看上去还不错的小车子,我现在都不太理解这经济适用房到底是干什么的了。 我是一个大连人,听说大连市各级政府开始对一些百姓所居住的危房进行修筑或者是在原址帮其盖新的房子。这有必要吗?经济适用房不就是为了解决这些人的住房问题才推出的嘛。如果他们的经济条件实在是不允许的话,那就应该劝说他们搬进廉租房,而不是挨家挨户的去替他们修盖房屋。政府福利政策应该注重涵盖化,而不是在个别点上的纠缠。 其次是就医问题。人是吃五谷杂粮的,有几个人能不生病闹灾的。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注意到了无医疗保险人员这个庞大的团体,开始为他们提供医保服务,甚至个别地方已经开始实行政府全额包销的政策。其实是否由政府全额支付并不重要,毕竟只要参加了医保,到时候个人所要出的钱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现在的纰漏出在个别家庭上,要么是因为太穷,要么是因为花销太大,要么所得疾病不在投保范围之内。这些人在各地看起来数量只是个别的,但全国加起来我想也不少。我认为中央政府应该设立相关的基金会,对这些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是通过电视媒体寻求社会的帮助。这样不仅筹钱的速度慢,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还很有可能会耽误了治疗,毕竟在经济社会的体制之下,有很多医疗机构的医德是很值得商榷的。最为重要的是,社会公益福利和政府福利那是完全两码子事。百姓没有为其他人提供无偿帮助的义务,而政府则有义务保证自己治下子民能够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再者说,这社会福利体系需要一些其他政策的保障,如果在其它方面不能够对其提供良好的保障,这个体系就有可能瘫痪。中国是农业大国,但是这个大只是体现在农民人口数量之上,而不是农业产品的产量之上。如果以人均产量来计算,中国远不是美加共同体的对手。何况现在国家之发展依靠的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像德国、美国、日本还有斯大林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前苏联,他们都是依靠重工业的发展才走上了强国的道路,农业在其中顶多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而斯大林更是认为国家的强大之本就是重工业。虽然中国政府现在也很重视对重工业的发展,以让自己更早的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可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现象让我看了之后觉得很别扭,那就是农产品的价格在不停的上涨,而重工业劳动者的工资却不能与之成正比例的增长,以至于现在很多重工业蓝领人员都觉得日子不好过。而我本人也觉得中国的财富目前正在从城市流向农村,从强国之根基劳动者流向辅助者的手里。 也许有人会说民以食为天,如果没有了吃的,那什么都将是空中楼阁,我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但我认为承载着像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之国家的根基就是重工业,农业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更何况我们每年都要进口很多的粮食来维持我们的粮食消耗。所以我觉得,中国要想保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福利体系,就必须将农副产品的价格下调,以缓解重工业劳动者的生活压力。让农民过的富足不是什么坏事,但是这个钱一定不能从重工业劳动者的身上攫取。 总而言之,在非冷兵器时代,种地已经不可能种成强国了。国家的强大靠的是先进的生产能力,尤其是重工业的生产。至于说北欧几国,中国根本不具备那样的条件。中国要想拥有一个好的福利体系,那就必须要改变现在的一些政策是现象,否则中国的福利体系很难完善。论文出处(作者):莉小姐林爽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浅论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