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会计信息质量与社会对账
2017-03-15 01:02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谈会计信息质量与社会对账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失真的会计信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失真的会计信息严重影响了使用者的决策,扰乱了企业的真实股价表现,增加了投资风险,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除了通过科学的会计信息标准来引导和规范外,必须强化监管和约束,同时要进一步改进会计的外部环境,建立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保证系统。笔者认为,采用社会对账可以降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本文在提出社会对账理论的基础上就社会对账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 社会对账 网络 信息技术
“安然事件”、“世界通讯事件”、“银广厦事件”、“琼民源事件”等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丑闻。“彻底打击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Congress report, 2002)。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各国就防止会计信息造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美国国会和政府加速通过了《萨班斯法案》(简称SOX法案),该法案的另一个名称是“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我国修订和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笔者认为尽管这些
规章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作用,但还是无法改变会计信息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为了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笔者建议建立社会对账的方法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社会对账的理论基础
社会对账就是相关的经济组织之间会计信息的核对,既包括各种具体数字的核对也包括各种行为活动的核对。通过经济组织之间的核对来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1494年意大利商人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所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全书》中的复式记账原理不仅是会计核算方法的一个重大突破,同时也为社会对账奠定了理论基础。既然“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一个经济组织的经济来源必定等于它的经济支出,因此在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对账便成为其进行会计核算、计量的一个必要程序,也是形成会计报表勾稽关系的基础。会计质量的基本要求是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和账表相符。因此在记账、算账、报账过程中,都要运用对账的方法,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社会这一特大型经济组织,同样可以运用复式记账原理来实行社会对账,来为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做出贡献。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实行社会对账的必要性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它将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社会交易费用高昂、企业难以筹集到足够资金而出现“贫血”,严重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进而在宏观上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秩序和发展。因此,研究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公司治理结构的局限性要求实行社会对账。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的分离而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利益函数不一致致使代理人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会计作为一个开放性的信息系统,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与利益相关者发生各种关系,企业内部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和账表相符并不意味着企业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比如某一上市公司为达到MBO的目的,通过虚减“银行存款”4500万元、“短期投资”9000万元,虚减“短期借款”4000万元、“应付账款”7000万元、“长期借款”2500万元,共计虚减资产和负债1.35亿元,来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使投资者利益受损。上述公司尽管经过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审计,仍然没有发现所虚减的资产和负债。作为投资者,如何才能识“庐山”真面目,笔者认为运用社会对账则可以发现这一问题。
2、社会监督缺位要求实行社会对账。《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相符、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相符。这一规定强调了单位内部的账目核对,但由于受噪音的影响无法实现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比如上海的社保基金案以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社保基金均不同程度地被挪用甚至巨额资金无法被收回,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形成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笔者认为,在当前社保基金频频被挪用的大背景下应扩大对账范围,弥补社会监督缺位,坚持以人为本实行社会对账。由或单位对自己的社保基金账户负责监督即采取多种形式,建立社会保险卡查询制度,记录查询和对账情况,方便参保人员了解企业缴费和账户结存情况。实行社会对账有利于职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起到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职工所在单位的监督作用。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3、经济一体化的环境要求实行社会对账。经济发展到了今天,各种经济关系错综复杂,经济现象层出不穷,各个经济组织之间不仅有购销关系、租赁关系、借贷关系、雇佣关系,还有寄售关系、担保关系、委托加工关系、税收缴纳关系等等,而且各种关系千丝万缕,单个经济组织不再是孤立的,而是融入整个经济网络之中。实践证明,仅仅依靠企业或的自律难以保证其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比如当前的“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所得超过12万元,无论其平常取得各项所得时是否已足额缴纳了所得税,或者是否已向税务机关进行了自行纳税申报,年度终了后,都必须再办理纳税申报。”即所得税依靠自行申报的方式,在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现有的审计程序未完全有效的情况下,造成社会对所得税偷税严重。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如何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笔者认为,引入社会对账可以遏止偷税行为的发生。
三、信息时代社会对账的实施
互联网(Internet)产业的迅速崛起,以其强大的信息和服务功能正在改变和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网络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高度共享、信息高速传递。目前已有的对账模式和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为社会对账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1、已有的对账模式为实施社会对账提供了经验借鉴
在经济社会中,同样要求借贷相等,支出与来源平衡,一个或多个经济组织的资产必等于另一个或多个经济组织的负债,这样外部对账才成为可能。如目前单位银行存款
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相核对,债权债务明细账余额与对方单位账面余额的核对就是目前已经普遍采用的一种社会对账方式,为社会对账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经验借鉴。
大学排名 2、网络化为实施社会对账提供了技术保障
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运用为实施社会对账提供了技术保障,从而可以主动直接获取信息,提高对账的效果,计算机的应用降低了企业提供信息的成本,提高了会计信息生成的及时性,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会计信息的传输争取了极大的时间优势,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可通过网络在较短的时间完成对会计信息供给者访问。将财务报告的数据接入Internet,任何使用者通过正确地址可对其访问并检索相关信息,也可通过企业内部网Internet技术,将会计事项信息内化为Intrane的一部分,实施适时报告系统。社会对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操作员身份验证。操作员的身份验证贯穿于网络操作的全过程,包括数据的录入、修改、保存、发送、传输、接收、调用、查阅、处理和输出等各种环节,每个过程都要有严格的身份识别,以确保操作人员合法。
(2)建立网上公证。利用网络所特有的实时传输功能和日益丰富的互联网服务项目,我们可以实现原始交易凭证的第三方监控,即网上公证。比如每一家企业都在互联网认证机构领取数字签名认证和私有密码。当业务发生时,一方将单据传到认证机构,由认证机构确认并将经过数字签名的加密凭证与未加密凭证同时转发给另一方。这样就得到了一笔确实经过双方认可的交易。而单独某一方因无法获得另一方的数字签名和私有密码,不可能伪造交易凭证。同时,该凭证以加密和末加密两种形式存储于企业的数据库中,会计人员只有可能修改其未加密的那一份。这样一旦审计人员或主管人员对某笔业务产生怀疑,只需将加密凭证提交客户和认证机构解密并加以对照即可。
(3)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和防火墙。为了防止Internet上会计信息的无序和混乱,要重点加强对信息输入输出的控制和管理,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接口,规定统一的数据输入、输出格式,保证输入数据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同时,企业应建立会计数据系统的防火墙,在企业内部财务网络和对外公开信息网络之间设立一道屏障,并对有关的访问用户进行多层认证。将包括病毒在内的非法入侵访问抵挡在内部网络之外,从而起到对内部信息的保护作用,对于信息流则普遍采用加密技术,以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密。此外,要加强核心数据的备份和硬件的维护,防止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的信息丢失等。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4)建立数据库。银行、社保、税务、证券等部门建立数据库为实行社会对账提供后勤保障。作为一个企业它既要从网上得到所需的数据,同时它的数据又是其他企业所需要的。在这样一个信息供需链中,所有企业都在完成从网络上获取所需信息和把本企业的数据发布到网络上的。如果所有企业都在等待其他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数据,那么这个信息交换系统只能永远原地踏步。因此我们必须将自己的系统生成的信息开放,向需求者提供数据,这种数据应该以系统接口的形式提供。这种接口是向社会开放、只要信息需求方按照提供数据的企业定义好的接口协议进行连接,就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到网上查询到相应的会计信息,并且自动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再将有关数据提供给另一方。企业向外部输出的数据,尤其是机密财务数据,为了贯彻会计法的有关文件精神,这些数据向单位外部输出必须由特定的人员,如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财务经理等签字后方可向外部发送,系统中应该限定条件,采用一定的防伪识别身份技术加以防伪,进行严格控制,加工生成的数据要送回数据库,以供有权访问的用户调用,实现数据的高度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