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型农民对推动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17-07-23 01:02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培养新型农民对推动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 要:中国落后地区的农民,由于自然、历史多方面原因的束缚,
摘 要:中国落后地区的农民,由于自然、历史多方面原因的束缚,普遍存在观念落后、思想保守、致富能力不足的问题。为了达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推动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促进劳动力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目标,培养有文化、懂技术、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对目前的中国社会而言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型农民;落后地区;反贫困;社会公平
一、形成人力资本,是农村反贫困的根本出路
人类早已有反贫困的愿望,而反贫困的征程,却是工业社会以来的事。中国也在向贫困宣战,并且已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在反贫困的问题上我们已经高枕无忧。从培养新型农民这个视角,一些思想还需要进一步地进行确认。
首先,人力资本概括着劳动力的素质,包括先进的知识、技术和经营思想,因此,劳动力是潜在的人力资本,劳动力优势并不等于人力资本优势。根据舒尔茨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当人成长到一定年龄时,人力资本的形成才会开始;而到一定年龄后,人力资本的生产就会停止。落后地区虽然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这些劳动力文盲、半文盲的比例很大,综合素质很低,基本上是处于劳动力结构的底层,难以胜任快速发展的社会,因而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劳动力都是人力资本。新型农民的培养,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主导和干预劳动力的生存过程。通过大规模的教育投入,对农民进行有组织的结构,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更新农业知识和技术;提高农民环保和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农业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化生产等知识;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适应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经济知识与技能;提高农民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政策水平;提高农民身体素质等。只有农民自身的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才能凭借自己的综合素养,被竞争激烈而残酷的市场所包容。 中国大学排名
其次,教育是一种投资而不是消费,因而,教育结构要调整,教育质量要提升。教育困局是困扰当代中国的大问题,以至陷入劳动力和人才群体素质低下——教育经济发展落后——政府财政支付能力有限——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和人才群体素质低下的简单恶性循环怪圈。之所以陷入这样的怪圈,在于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投资,一定程度上还是风险投资。既然是投资,它就是有回报的,且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很高。对于家庭来说,教育投资的回报,是子女有一个好的前途及其对家庭的贡献;而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教育投资的回报,却是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有一个发展的未来。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高低,除了一定的指导思想以外,主要就是投入。教育投入不足,国民素质难以提高,收入就会受到影响。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是,仍然没有满足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需要。对于落后地区来说,更是迫切。许多事实已经表明,农民急需教育。投入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将在农村建立一力资本投资收益和有效改变落后地区面貌的良性运行机制。
第三,对于农民来说,要加快完善社会化的进程。生命成长遵循着自身的规律,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是前一个阶段对后一阶段会产生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对机会的把握差异而导致的生活质量的差别。因此,在反贫困中不仅要消除已经存在的贫困(也就是通过补偿教育等继续社会化手段来使那些因社会化过程没有完成而导致贫困的人握有对抗贫困的资源),而且不能让贫困继续在一个链条上延伸(也就是要保证的社会化过程顺利完成,尤其重视对个体成长阶段上游的有效干预,从消除儿童贫困开始,阻断贫困的源头)。培养新型农民,作为现阶段完善农民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使成年期的农民拥有改变自己生活境况的支点,另一方面使未成年的人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条件,摆脱贫困所产生的马太效应。
第四,主动预防贫困优于被动消灭贫困。落后地区的贫困面和贫困程度是惊人的,无论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贫困人口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不但抗御风险能力有限,而且风险在他们身上的负面影响更大。比如一次天灾,一次意外,甚至去世一个老人,送一个孩子上学,生一场不大不小的病,这一切看起来是最普通、最正常的事都可能毁了他们所拥有的“幸福生活”,使其陷入新的无奈和挣扎。解决这些问题,除了
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外,增加和家庭抗御风险的能力就极为重要。培养新型农民,能有效提高农民应对风险的能力。
总之,在落后地区反贫困的征程中,首先是从落后地区的主要产业——农业——入手的。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多地少和个体农民的小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的需求,制约着农业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这个思路的最终实现需要作为劳动主体的农民有序有为。因此,在重视农业的同时,培养新型农民,使其适应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改变农村面貌,提高生活质量,正是时代的呼唤。 二、实现合理的社会流动,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社会流动是社会活力的源泉,也是公平效率的保证。中国人口社会地位的获得,大多是以阶级继承和代内流动实现的,阶级继承有很大的先赋性因素,是继遗传要素的不平等之后的人与人之间首要的社会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又导致了代内流动中许多新的后致性不平等。由于种种不平等的存在,人们获得教育的机会差异巨大,构成人力资本的诸多结构具有天壤之别。教育资本较高者获得的职业地位远远高于教育资本较低者,使得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收入不可同日而语。在广大的落后地区,农民生活的开放程度远低于城市,生活质量也比较低,社会流动中存在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比如,由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存在贫穷的代际转移;由于受自身因素的制约,社会流动中平等竞争能力有限,向上流动机会少;由于条件艰苦恶劣,社会流动中优质劳动力向外流动多,向内流动少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要体现公平正义这一首要伦理价值,就要通过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增强农村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的合理有序竞争力,形成劳动者平等的机制。
大学排名 致力于新型农民的培养,改变人们的社会地位,促进合理社会流动的机制形成,有现实的条件。首先,社会制度——政策安排的方向趋向于使流动开放、合理,以实现流动渠道更加通畅,有利于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其次,大量外出打工农民作为农村中的“精英”从相对封闭的农村走向比较开放的城市,在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融合的过程中,提高了组织意识、生产技能,开阔了人生视野、改变了生活方式。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经验以后,不少人萌动了的冲动,成为播向家乡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文明的种子,是新型农民的现实力量。第三,落后地区以输出大量剩余劳动力以获得发展的劳务经济必须寻求突破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落后地区劳务的输出的确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许多条件,但是,也造成了农村大量留守人员无论是年龄结构,还是素质结构上的诸多问题,为农村的发展留下了一定的隐忧。在大量输出劳动力的同时,人们在反思农村发展的持续动力。最后,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深化,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地位和身份的因素增加。
三、形成新的“文化空气”,优化乡风民俗
培养新型农民对推动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义落后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滞后,而且文化发展也呈现出诸多困境,很多地方甚至是文化死角,导致了农民在物质匮乏和精神萎缩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精神空间受到挤压,精神世界受到污染,是非荣辱错位,乡风民俗变味,甚至成为恶俗滋长、犯罪衍生的场所。很多人对生活失去正确的判断,目标确定欠高远,乃至生活低俗而不察。众所周知,一个文化生态良好,文化吞吐功能强健的地区能够不断制造或吸纳新鲜的文化空气,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而且这个地区的居民也会在文化的滋润下变得精神丰厚。当农民凭借自己的优势,可以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谋得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资源时;当农民们可以在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中,有序地改变和创造着自己的生活时;当农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不再宿命,能够乘风破浪时;当农民们都能自觉地选择高洁而弃绝低俗时,文化的整合功能也就实现了,新的“文化空气”已经形成,乡风民俗业已优化。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参考文献:
[1]农业部.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规划[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PI-c/308458.htm,2003-04-07 .
[2]徐月宾等.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J].新华文摘,2007,(15).
[3]温金海.谁来撑起明天的中国——人才问题热点透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