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主要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地区收入差距拉大、行业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影响社会稳定、消费需求、产业结构调整等,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经济增长;负面影响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突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拉大,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给出的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447。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主要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地区收入差距拉大、行业收入差距拉大。
首先,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据专家计算,城乡差距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是60%。199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2∶1,2004年和2005年这一比率分别是3.21∶1和3.22∶1,2006年扩大到3.28∶1,绝对额的收入差距达到8172.5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世界上多数国家城乡收入的比率为1.5∶1,这一比率超过2的极为罕见。
其次,地区收入差距拉大。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了西部开发的力度,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国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收入差距都呈扩大趋势。1995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为7191.77元;最低的是甘肃,为3152.52元,收入之比是2.28∶1。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为20667.91元;最低的是新疆,为8871.27元,收入之比为2.33∶1。1995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为4245.61元;最低的是甘肃为880.34元,比例是4.82∶1。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是上海,为9138.65元;最低的是贵州,为1984.62元,收入差距为4.60∶1。虽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比例稍有下降,但绝对差额从1995年的3365.27元扩大到2006年的71540.3元。地区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再次,行业收入差距拉大。1990年我国职工按行业分职工平均工资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1.76∶1,2006年我国职工按行业分职工平均工资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2.94∶1,若包括高收入行业的奖金和工资外收入,则行业收入差距更大。
Robert·Barro(1997)研究发现,当人均GDP低于某一临界值(按1985年美元计算为2070美元)时,基尼系数与随后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系,但是当人均GDP超过此临界值之后,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就变为正向关系。这暗示,在低收入国家收入不平等会阻碍经济增长,而在富裕国家,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也许有积极作用。而我国2005年人均GDP为1700美元,尚属于低收入国家。按照上述规律,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1991年,Persson和Tablellini利用包括美国等国家的19世纪中叶历史证据和二战后的数据分析表明,初始的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负相关并不显著,但随着财富不平等的加剧,它与社会政治的不稳定存在显著的关系,而且由于资产不平等带来的负向作用会直接减少投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二、收入差距拉大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一)从政治经济机制看
税前收入差距越大,要求重新分配的呼声就越高,从而导致政府对资源的再分配和政策的再调整,包括政府公共项目、立法管制,税收政策的调整等。富人为阻止政府的再分配可能会进行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活动,使经济信号发生扭曲,投资减少,从而损害经济增长,相应的消耗资源并产生腐败的情况也越普遍,贪污腐败的成本也就增加,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世界银行估计,在一个相对腐败的国家,投资者的成本可能要增加20%。而透明国际公布的“2004年度全球清廉指数”显示,全球最廉洁的国家的芬兰(9.7分),排名垫底的是第145位的孟加拉国和海地(1.5分),我国以3.4分排在71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由此可见,我国的腐败成本非常高,不可避免对经济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税前收入差距较大,政府税收政策的调整通常是采取高税率,而高税率将挫伤高收入人群的投资意愿和积极性,并降低效率,从而对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二)从社会冲突机制看
Bourguignon and Morrisson(1998)对全球趋势进行了系统研究,表明收入分配不平等与暴力水平显著相关,暴力程度在不平等的地区远高于相对平等的地区。由于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人们与周围参照群体比较后容易产生利益受到剥夺的感觉,从而对社会充满各种不满情绪甚至怨恨,这样就很容易深化各种社会矛盾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如暴力犯罪、吸毒贩毒等问题,同时也有可能引起社会利益集团的矛盾和冲突。这表明收入分配出现严重不公甚至两极分化时,就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动摇性的负面影响。此外,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容易降低人们对改革的认同和支持,从而不利于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实现,甚至成为深化改革的严重障碍。
(三)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抑制经济增长
众所周知,消费、投资与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特别是在需求约束型的经济中,需求更成为经济基础增长的动力。如果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经济将出现繁荣;反之,经济将出现萎缩。在需求相对不足的经济中,由于投资需求是引致需求(即派生需求),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消费需求的增加。有效消费需求的增加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是,收入水平高的人边际消费倾向低,而收入水平低的人边际消费倾向高,并且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速度也快于中低收入阶层。由此可见,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占少数的高收入者的消费水平在达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其消费剩余多会转化为储蓄,但储蓄不一定能完全转化为投资,即使转化,也大多形成中间需求。而占人口多数的中低收入者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受收入水平的限制而无法形成现实购买力,从而使整个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下降,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经济增长受到制约。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