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青海 经济区域 可持续发展 模式
摘要:一定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经济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青海各经济区域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差异较大,为了充分利用各经济区域的有利条件和优势资源,通过对各区域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青海各经济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省总体经济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但是青海省各经济区域的发展极不平衡,差距较大;以及对自然资源的粗放型利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青海各经济区域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青海社会和谐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海经济区域的划分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总面积72.32万平方公里,2004年总人口538.6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有藏、回、土、撒拉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45.5%;辽阔的地域使得各地区自然条件与资源差异较大,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1.青海经济区域划分历史演变。上世纪80年代青海实施的“开发一线,带动两翼,稳定发展青南”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西宁、格尔木为依托,以兰青、青藏公路为纽带,重点开发河湟流域和柴达木盆地,带动环湖和青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思路,为青海省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时的经济区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划来划分的,即全省划分为五个经济区:西宁经济区、东部经济区、柴达木经济区、环湖经济区和青南经济区。
进入21世纪,随着“青藏高原现代化区域型中心城市”发展战略以及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依靠原有的经济区域已不能支撑现代产业链的发展,区域优势的发挥和资源开发受到极大的限制,有必要对原有的经济区域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原有的经济区域应调整为四个经济区,即:东部核心经济区、环青海湖生态农牧业区、柴达木盆地工业区、青南牧业生态保护区。
2.青海各经济区域的划分状况。(1)东部核心经济区。该区是以西宁为中心,主要包括西宁市及大通、湟中、湟源三县,海东地区六县:平安县、民和县、乐都县、互助县、循化县、化隆县,海北州的门源县,海南州的贵德县,黄南州的同仁县、尖扎县。(2)环青海湖生态保护区。这一地区包括海西州的天峻县,海北州的海晏、刚察两县和海南州的共和县。(3)柴达木盆地工业区。该区包括格尔木市、德令哈市,海北州祁连县,海西州乌兰县、都兰县以及大柴旦、茫崖和冷湖三个行政工委。(4)青南牧业生态保护区。包括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及海南州的兴海县、同德县、贵南县,黄南州的河南县、泽库县,格尔木市管辖的唐古拉山乡。
这样划分的经济区简洁、明晰,既符合经济区划分的惯例,也有利于各经济区灵活、合理地进行区域定位,充分发挥各经济区域的协调作用,建立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青海各经济区域的基本特点
1.东部核心经济区。该区在青海各经济区域中无论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产业密集度和布局等方面都占有明显优势,在青海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人口约占全省的8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56%。农业资源丰富,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和油料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占到全省的3/4,油料产量占到全省的2/3。以黄河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富余,产业相对较全和集中,企业也具备一定的数量和规模,综合开发潜力大。西宁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和交通通信的枢纽,又是国家确定的内陆开放省会城市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所在地,基础设施、产业链接相对较好,科技力量和各类人才相对集中,发展条件较好。
2.环青海湖生态农牧业区。该地区以青海湖为中心,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9%,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16%。是农牧交错地带,畜牧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特色农产品生产有一定优势,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比较丰富;金银滩、青海湖、鸟岛等旅游景点为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