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货币政策 资本市场 影响 对策
[摘要]本文围绕近期资本市场巨幅振荡,股市大幅下跌这一情况,着重从货币政策入手,分析了我国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及其对资本市场的深刻影响,提出了资本市场当前的应对之道。
2007年10月下旬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幅度巨大的调整。如沪指从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至2008年4月22日的2990点,下跌了3134点,下跌幅度超过了5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除了股市自身的原因之外,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变化也是重大原因。只有充分认识当前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及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才能把握决策的主动权。
一、从紧货币政策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确定: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功成身退”,取而代之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从‘稳健’转为‘从紧’,发出强烈的政策信号。相比前几年,2007年下半年以来, 中国经济形势已有较大不同,这一政策的出台是基于政府对当前物价连续上涨、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等宏观形势的准确判断。货币政策作为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其走向与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那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向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变,央行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十年来,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其他宏观经济政策,把握好金融调控力度,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这些从紧货币政策措施的实施,立即在宏观和微观上产生的巨大的变化: